《白杨》 #1 序章
- Published on
- Author
- 大愿般若船
- Published on
二〇〇五年三月,胶东半岛尚未脱去料峭寒意,铅灰色云层压着市公安局的警徽。林海抬手抹了把脸,指腹擦过胡茬时沾上冷冰冰的雪粒——这才惊觉自己从云梨市驱车两百公里赶来,连车窗上的薄霜都没顾得擦拭。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苏铭不得不告别云梨市,前往邻市青岛求学。那天中午,林海甚至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便从云梨匆匆出发。当他抵达学校时,已是下午两点,第一堂课刚刚开始。老师悄悄地将苏铭叫出教室,在教学楼前,这位四十岁出头的副局长虽身着厚重的常服,却难掩其健硕的体魄与坚毅的面容。因长期的日晒雨淋,他的皮肤略显粗糙,增添了几分沧桑感。此刻,那深邃的眼眸中布满了血丝,失去了往昔的冷静与锐利。在来接苏铭之前,悲痛已多次淹没了他的眼角。作为云梨公安的一线战士,这位全省最年轻的副局长早已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甚至有些麻木。尽管他在来学校前做了几次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小小的苏铭一步步走过来时,他的鼻子一酸,险些失掉了情绪管理。教学楼前的梧桐树尚未抽出嫩芽,枝桠在寒风中簌簌作响。林海看见那件熟悉的藏蓝色校服从拐角转出来。十四岁的苏铭走得很快,帆布鞋底在瓷砖地上擦出细碎回响。“林叔!你怎么来了,我们要去哪啊?”即便是准备了许多开场白,此时面对这个孩子,这位久经沙场的副局长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十几岁的孩子成长得格外迅速,眼前的苏铭少了些许稚气,多了几分稳重。林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蹲下为小苏铭整理了衣裳。“我们回家。”即使是有战友殉职,云梨市公安局缉毒支队也不会有多少民警参加追悼仪式,现场冷清而肃穆。其他警种的战友们心照不宣,保密原则在上,他们无法擅自打听禁毒同志的名字,也无法参加他们的追悼会和葬礼。大厅中央,六盆白菊簇拥的台面上,两幅遗照里的笑容被黑纱切割得支离破碎。苏铭盯着照片旁的黑底白字愣神——那里本该标注姓名的位置,只余两串冰冷的警号,以及一幅挽联:“白杨挺立似忠骨,清风回荡贯古今”。站在遗像前,苏铭的大脑一片空白,思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四处飘散。作为缉毒警察好孩子,他连遗体也没见到——在此之前,局里已经安排了遗体火化和下葬,没有祭祀,没有墓碑,甚至连葬在哪里,也只有林海和其他几位领导知情。苏铭的眼神黯淡下去,他抬头看向林海,又垂下了头。在这群警察中间,这个孩子显得格外孤单。“小铭,你爸妈……”仿佛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嗓子,林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脑海里,是三天前的手术室,苏铭母亲腹腔的弹孔触目惊心,大出血浸透了三层止血纱布,最后时刻还死死攥着被血糊住的警官证。苏铭什么都明白,他始终沉默不语,甚至没有哭泣或吵闹。作为缉毒警察的孩子,他比普通孩子更加懂事、坚强。但正是这份坚强,让林海的心更加揪痛。他不忍心看着孩子如此压抑自己,于是早早地带苏铭回到了自己家。林海比苏铭的父母年长一些,但他和爱人要孩子较晚,女儿林玥比苏铭晚一年出生,却早一年上学,因此两人虽然同读初二,林玥却比苏铭小一岁。这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算是同龄人,相处起来也让苏铭心里舒服些。进了房门,林玥还没放学,爱人的工作也尚未结束。这里离苏铭家不远,都在公安家属居住片区,林海家和自己家一样,是个带小院的平房,干净整洁。苏铭曾多次来这里,林海总是告诉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林玥也很乐意和他待在一起,苏铭也因此表现得开朗活泼。但这次踏进这家门,苏铭却茫然若失,像个木偶般呆坐在沙发上,盯着电视。林海唤了几次带他一起去接林玥放学,苏铭都拒绝了。“我没关系,让我自己在家休息一下吧,林叔。”林海内心痛楚,他倒希望苏铭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而现在,苏铭默默地咽下了所有的苦涩。无法,他只好叮嘱了几句,便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