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一个心理医生的艳遇

Published on
Author
hehehehehehe
Published on
  • MFAI分类可能有误

作者:hehehehehehe,中年大叔,单身贵族,正宗理工男,偶尔舞文弄墨,从古典文学到现代小说均有涉猎,现准备创作sp现实主义题材短篇小说若干,欢迎有故事的你提供线索和灵感(或者没故事的你提供肉体和灵魂)。

往期回顾:

王先生的故事

小城风波

下期提示:打小三屁股,以及对女主的反攻

从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毕业以后,厌倦了四处漂泊的我踏上了回国的旅程。凭着父母的资助和一纸心理学硕士学位证书,我在市中心开了一家小型心理诊所,专门接待那些外表光鲜内心苦闷的小资和中产人士。心理治疗在国内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鲜事物,大多数老百姓对心理健康知之甚少,更不乐意花“冤枉钱”看心理疾病。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堪心理重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我在美国曾经看过一则有趣的报道说,每当经济不景气和人们生活压力过大的时期,美国就会兴起马拉松热,这是因为人们无处宣泄内心的压力,只好通过肉体的极限体验来刺激大脑内啡肽的分泌,从而使自己进入平静放松的状态。所以,当我看到近几年国内持续高涨的马拉松热,仿佛也看到了中国心理医生市场的巨大潜力。可惜的是,由于不懂利用人脉,我的诊所一开始门可罗雀,入不敷出,只能勉力维持。

好在朋友们知道了我的窘境以后,都伸出了热情的橄榄枝。特别是一些从事广告业的同学,不仅热忱为我推广品牌,还动用私人关系为我推荐客户。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对每个来访者都极其重视,并为他们量身制定心理疗法,尽量增加他们的满意度。因为刚刚开张,我的收费并不高,一小时300元左右的价格,远低于现在那些中学生的补课费,而且第一次心理咨询还是免费的。这样一来,很多对心理学或心理医生感到好奇的人都会愿意上门,成为我的隐形资源。现在我的诊所每天都能接待2,3个人,不至于闲置了。当然,多的时候一天接待4,5个也不成问题,有时甚至需要预约。不过说句心里话,我在美国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并不大――除了让我知道了一些诸如百忧解,帕罗西汀之类的药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心理疾病的治愈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改变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二是改变患者自身的行为习惯。而这两者,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都不太容易。至于吃药,那只能增加他们对药物的依赖性,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是在鼓励患者,拿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我看来,这就是心理医生的最大作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