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第二十回 韵事只应天上有 艳闻却疑人间无 “啪!” 一声清脆的肉响,四指宽的板子压在挺翘的臀峰上,一条清晰的板印在臀峰处由白变粉,班头唱数道:“一!” “啪!” 右侧的皂吏如法炮制,板子重重落下,与刚才的板印几乎重叠,臀峰逐渐由粉变红,“二!” 李传红整个人平趴在地上,手脚被两名衙役一齐摁住动弹不得,从腰间开始直至膝弯皆一丝不挂,两侧各有一名皂吏不断挥舞着板子,为她的秀臀染色。 “啪!” “嗯额!” “三!” “啪!” “嘶呀!” “四!” 四板打过,臀峰已是一片绯红,李传红这双臀腿肥瘦合宜,这优美的连弧曲线染上红霞如同落日余晖一般耀眼夺目,真是一场惊艳的美人受刑图,这神韵非唐寅的手笔不得画出。 “啪!” “啪!” 这两板抽在臀尖,将李传红的丰满臀肉击得向下荡去,就像在风中波动的水浪,“五!” “六!” “啪!” “呃啊!” “七!” “啪!” “哇呃!” “八!” 皂吏又用了四板将臀尖抽红,板子在大堂上响声脆亮,可李传红却是顾不得羞耻,被这火辣辣如同针刺的痛感折磨地连声叫痛。 “啪!” “哼嗯!” “九!” “啪!” “啊呀!” “十!” 接下来板子扫在臀面,将那处富有弹性的臀肉打得凹下又凸起,引得周边肌肉阵阵搐动,李传红痛得满头大汗,皱着眉头,口中呼嚎慢慢变得凌厉。 “啪!” “喔唷!” “十一!” “啪!” “哎呦!” “十二!” 毛竹大板把臀面也打得通红,三条红肿杖痕横向平行分布,将每一处臀肉都均匀盖住,毫无遗漏地显露着官法的威严肃穆和刑具的一丝不苟。 “啪!” “嘶哈!” “十三!” “啪!” “噫嗯!” “十四!” 这两板便杖在臀根,这处是屁股与大腿的连接点,最是嫩肉禁不住打,两板子下去便倏然一片绯红。 “啪!” “哇嗷!” “十五!” “啪!” “噢啊!” “十六!” 又复两杖,这臀根红肿之余尚可看见青紫血点,李传红已是带了哭腔,一双玉腚在板子下强忍跳动,从腰间到大腿都染上一层朝霞,整个屁股均匀肿大了一圈,比之前显得更圆、更挺、更翘。 左侧皂吏见已无处可打,便又重复打在臀峰上,这一下即便是紧致结实的臀皮也扛不住,很快便淤青起来,“啪!” “十七!” “啪!” 右侧这一杖还是痛打在臀峰上,疼得李传红脖颈向后仰着,小嘴微张,痛苦声憋在胸腔里叫不出来,一下下起伏着肩背,纤细腰肢带动臀腿左摇右扭,两条大腿根所夹的阴影部位若隐若现,让皂吏不时看清那两瓣月牙形的蚌肉,“十八!” 那两名皂吏不知是享受这女子在杖下哀嚎,还是想一览女子私处好满足他们的扭曲心理,总之是更添几分气力重重笞在李传红臀峰上。 “啪!” “大人饶了我吧!” “十九!” 这一板疼的李传红屁股上下疯狂耸动,两股不断重叠,腿间嫩穴不断开合收放,流出湿润的淫水。 “啪!” “民女再不敢了!” “二十!” 嚎叫完了之后李传红痛苦的喘息着,下身已是轻微痉挛,高撅着赤裸的屁股呻吟啼哭,股间玉户不断开合淌出蜜液,一缕湿沥沥的阴毛贴在淫穴上,就连地砖都流有一滩水渍。 吴知县见怪不怪,看着堂下李传红那布满板痕的青肿屁股,尤其是那已是淤紫的臀峰,知道皂吏并未放水,便让衙役们帮她穿好裤裙,送回家养伤。 退堂之后,唐寅和祝枝山看过吴知县,将他们对此事的看法说了,吴知县见有两位解元做幕僚,自是后顾无忧,便将此案送呈南京府尹。南京府尹得知此事背后有着身为宁王座上宾的吴门解元唐寅,不敢怠慢,忙从上元县接过案子重新审查起来。这一查不要紧,果然查出案情真相,原来是这王掌柜的夫人在外偷情,这一对奸夫淫妇为了图谋王掌柜的家产,便暗中下毒毒死王掌柜后嫁祸给李怀恩。水落石出之后立时将二人拿下,主犯王氏被判骑木驴游街后斩首,从犯郑二判处杖脊四十,发配琼州。李怀恩无罪释放。 风波平息之后,祝枝山便亲往李家提亲,李怀恩知晓自己能洗清冤屈离不开唐寅帮助,而女儿能嫁给这么一个大才子更是高攀,自然答应下来。 如此八桩婚姻皆已敲定,自从唐寅发下豪言起始尚不足两月,唐寅打发唐庆回苏州,将周文宾文徴明和自己的眷属奴仆一齐邀上南京。租定了房屋,布置了器物,择定了吉日,分发了喜帖,足足忙弄了大半个月,才算把八头婚姻分着先后依次完成。这中的热闹自不必说,随后雇了船只载了八位美人回苏,完成了八美团圆的心愿。 这苏州桃花坞中的府邸便成了他的藏娇金屋,又因薛九空皈依佛教,喜欢清净,便在桃花坞中又盖起了一座桃花庵。唐寅坐拥八位佳丽,每日看花饮酒,赋诗敲枰,享受无穷艳福。 这八位绝色佳丽,第一位陆昭容、第二位罗秀英、第三位薛九空、第四位谢天香、第五位马凤鸣、第六位李传红、第七位蒋月琴、第八位陆昭容的侍女春桃。消息传到宁王耳中,虽不免羡煞妒煞,但也是更加相信他害了桃花痴,越来越不把他放在心上。 就这样一过几月,园中的桃花已是烂漫如锦。满园除了桃花庵附近栽着些桑麻外,其余尽是桃花环绕,一望无际。人行其中,简直像是置身桃花源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真使人荡气回肠,俗气尽涤,唐寅就在这时,撰成了一首长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如此真是羡煞了世间人,有些离的远的或是不明真相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直说世上绝无此理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