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媚娘感业寺受杖

Published on
Author
laa
Published on
  • FFAI分类可能有误

媚娘感业寺受杖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皇帝在病重弥留前期,下了一道御旨,凡宫中未生育子女之嫔妃,均在皇帝殡天后入皇家感业寺剃度为尼。并赐予寺中住持悟性师太法杖两支。但凡对那些不守寺院清规的嫔妃,一律以杖责之,以儆效尤。 De^:9<{jc

是年,太宗皇帝驾崩。

在发往感业寺的众嫔妃当中,也包括了武媚儿(即后来的武则天)。这些原本在宫中锦衣玉食的美娇娘们,如今到了这阴森的古寺之中,终日只是伴随青灯,礼经诵佛,让众嫔妃们感到苦不堪言。

这悟性师太,俗家姓何,原本是长孙皇后的奶娘,长孙皇后病故后,她出家到感业寺当了住持。自然十分痛恨那些终日与长孙皇后争宠的嫔妃们,认为之所以长孙皇后忧郁患病,无不与这些骚媚子有关。

在她们被发配来感业寺后,悟性师太对这些人看管甚严,并狠狠地责打了几个过去深受太宗皇帝宠爱的贵妃,吓得其余人,见到悟性师太就如同老鼠见猫,无不噤若寒蝉。

早在贞观十一年时,十四岁的武媚儿就被选入宫中。由于她生得貌美端庄,又薄有文才,曾受过太宗皇帝的宠幸,被封为了内宫五品才人,并改赐名为“武媚儿”。被人称为“媚娘”。

太宗驾崩时,她时值二十六岁,正值年华。

原在宫中,因难耐寂寞。她与太宗的九皇子晋王李治两人暗通曲款,相爱甚笃。李治将自己的一只随身携带的青龙玉佩送给了她,作为定情之物。并承应,一旦太宗皇帝归了天,就收她为自己的侧妃。(因在唐朝时期,尚无限制女性的三从四德诸礼教约束,故弟与亡兄嫂、子与亡父妾通婚,均属常理。)

武媚娘入感业寺剃度后,法名静思。她和众嫔妃们一样,难熬这清苦的日子。

九皇子晋王李治登上了皇位,号唐高宗。让武媚儿看到了希望。她原以为李治当上了皇帝,会马上派人来接她出寺入宫,结果,两个多月过去了,竟然杳无音信,让她感到痛苦万分。

这一日,突闻高宗皇帝的亲随太监王公公到感业寺来替皇上烧香还愿,武媚娘顿时喜出望外。

她躲在感业寺山门外,等待王公公回宫时栏住了他,恳求王公公转告李治,自己实在受不了了,请他赶快来接她出寺。

这王公公在李治身为晋王时就是他的亲随太监,如何不认得武媚儿。可如今,晋王已是万金之躯,过去承应的事还能算数吗?他有些犹豫。武媚儿掏出当初李治给她的定情之物―青龙玉佩,交给了王公公,对王公公说“您只要把这件东西拿给皇上看,他就会知道了。”

王公公当然认得李治这件随身之物,不敢怠慢,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揣入了怀中,告辞而去。

武媚娘放下心来,兴匆匆地正要转身入寺。却见山门台阶之上,竟然站着悟性师太和静清、静明等几个中年女尼。

悟性师太恶狠狠地盯着她,厉声叱道“好一个大胆的静思,你竟敢藐视寺院清规戒律于无物,与宫中太监私下往来,传递情思。实属胆大妄为。静清,静明!把她立刻给我押到法堂去,并鸣钟传话寺内众尼,都到法堂来议事。”

这静清等中年女尼,原都是宫中的粗使宫女,后随悟性师太出家的。她们个个长得膀大腰圆,体魄健壮。上得前来,哪容武媚娘分说,一边一个架着她,几乎是把她拖到了法堂上。

寺内众女尼,闻得钟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战战兢兢地赶到法堂集中。只见静思跪在法堂中央地上,低着头,浑身瑟瑟发抖。

见人们都到齐了,悟性师才太大声说到“今〖日.本〗寺开法堂,是为了惩戒不守清规,有思春邪念的静思比丘尼。我要让大家看看,违反了寺规的后果。静思,你抬起头来看看,这上面是什么?”

她指着佛案上的供奉的御杖对武媚儿问道。

武媚娘抬头看去,佛案之上供奉着两支漆成了金黄色的枣木杖,杖长有八尺,前端宽约五寸,厚达三分。后端手持之处用牛筋缠绕,如同一支船桨。知道今天悟性师太肯定是不会轻饶于她了,索性横下心来,等待对她的处罚。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