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纯兄弟训诫文 圈地自萌的作品,跟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萌了安吉和小鱼儿很久,一时手痒写了个古代版的安吉和小鱼儿。
从来没有写过文,更没有写过训诫文,完全是第一次。还请各位看官多多担待!
永定二十八年,初秋,沙府。
窗外落叶随风飘动,贴着地面,蹭的沙沙的响,屋内书案上伏着一个半大的身影,正是十岁的安吉。
安吉正用心的做先生留的功课,不远处,七岁的小鱼儿一脸委屈站在墙角。
一刻钟
两刻钟
三刻钟
转眼快一个时辰过去了,安吉还是不为所动,小鱼儿却待不住了。
“哥哥”,鱼儿轻轻的唤安吉。
安吉头也不抬的抬眼看他,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不怒自威的样子“怎么,沙二少肯说话了?”
“我饿了!”
安吉听言,只哼了一声,便偏回头去接着看自己的功课。孺子不可教也。
小鱼儿急得上前两步,道“你不叫我去也就罢了,如今连饭都不给我吃了么!我去告诉爹爹,你要饿死我!”
安吉闻言只道“你说这话自己不心虚?爹爹什么时候插手过我管你?”
安吉和小鱼儿口中的爹爹,自然就是沙府沙老爷。
沙府沙老爷,单名一个溢字,自少年时便是一放荡不羁的风流公子,飞扬跳脱不着调。成年后娶了胡家的大小姐,总算是收敛了一些,却也本性难移。现如今人到中年,也攒下不少的产业,不说富甲一方,也算是腰缠万贯。然而这许多的银钱家产终究没有压住沙老爷的性子,还是一如年轻时放旷善谑,终日没个正型。
安吉小鱼儿兄弟是沙夫人胡氏一手带大的。
有言道: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沙夫人胡氏也算是彻底贯彻落实这条金科玉律,安吉端的是出类拔萃,小小年纪已是文武双全,又聪明好学,私塾里的先生和教武艺的师父外加教骑马射箭的武师,轮着番儿的夸,至于这小鱼儿嘛,还真就哪儿哪儿都差他哥一截。
按照沙老爷的性子,自然是不会苛责儿子,人生苦短,享乐一时是一时,虽说鱼儿不如老大天资聪颖,但终究天性纯良,不求日后拜官封爵,只求平安喜乐一生,不为害百姓,也就是了。更何况…………这不是还有安吉呢嘛!
更何况,这不还有安吉呢嘛!
俗话说长兄如父,安吉若是寻常孩子也便罢了,又偏偏是秀出班行的人中龙凤,虽只比鱼儿大三岁,在弟弟面前却处处慎言慎行,打定主意要做个好榜样,时刻替他那不着调的爹管教鱼儿。沙老爷本就是潇洒的个性,见此,偷着乐还来不及,乐不得的把鱼儿扔给安吉,江湖上逍遥自在去了。对于安吉怎么管鱼儿,放纵还是苛责,一概不管,反正自家老大是丰朗俊逸的翩翩公子,总不会给带坏了的。
鱼儿先前太小,肚子里没一点墨水,对哥哥的作为不大形容的出来,后来在私塾学了个词,登时就觉得这个词简直是为他哥量身打造的,鱼儿觉得他哥正是整日在他面前“作威作福”。
但鱼儿也毫无办法,毕竟差着三岁,论武,打不过,论文,说不过,论纲常伦理,那更是得时时刻刻敬重兄长不得逾了规矩。
却说前几日,鱼儿听说书先生讲了段短打书,继而心驰神往,小小的心中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只觉现在日日在哥哥眼皮子底下读书便是辜负年华,立志想要做个惩恶扬善的大侠。
好巧不巧,那日一起听书的还有几个同窗的小伙伴,听完了书俱都是心向往之。其中有一个孩子说曾偶然在城西见过一人,那人鹤发童颜,武艺高强,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简直就是大隐隐于市的神仙,比书中的大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孩子们听的一愣一愣的,那孩子又言道,前几次去见那老神仙时只因孤身一人未敢上前搭话,这次几个人一起去,必能将老神仙说动,教他们武功。
几个熊孩子被撺掇的动了心,一合计,就要去找城西的老神仙学武,讨论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就差说要几个人自创个门派威霸一方铲恶锄奸去了。
鱼儿与几个同窗商议完此等大事,顿觉胸中豪气万丈,仿佛自己已经学成了通天的本领,就要做一个惩奸除恶的大英雄大侠客去了。
其实写这篇文还是挺紧张的。一是真人同人,本主还是未成年,总觉得心里有罪恶感;二是毕竟是以真人为蓝本,我对这对兄弟所知只不过是有限的节目,怕自己写不好人设崩了。
我自己文学功底也太弱,好多词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但我还是尽量避免词不达意,谢谢大家的宽容啦!
晚安
第三章
(原谅我前两章没有写章节)
鱼儿与几个同窗商议完此等大事,顿觉胸中豪气万丈,仿佛自己已经学成了通天的本领,就要做一个惩奸除恶的大英雄大侠客去了。
其实有这番心思也不全怪小鱼儿,毕竟沙老爷年轻的时候就是出身武林,少年即在江湖中崭露头角,不知迷倒了多少姑娘。
沙家其实是请了教武艺的师傅的。但沙老爷自己出身武林,知道江湖险恶,着实不好混,所以只让安吉和小鱼儿学些最粗浅的功夫,强身健体能自保即可。安吉已经跟师傅学了一年多的拳脚功夫,小鱼儿因为年龄太小,还没开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