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一个学术能力和脾气成正比的导师大大,
一个学术发展指数和导师脾气成正比的研究生,
对比,周杨只想说:“我的导师很可怕!”
主角:徐瑾,周杨
一楼文案,顺敬百度。
第一章 我的导师怎么这么暴躁?!
周杨第一次见他导师是在学院的一个学术讲座上,学院专门通知他们都要过去听,因为这个教授是花了重金从海外请过来给他们开报告的。然而现在,徐瑾教授正跟台上做报告的教授吵的激烈。徐教授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指着台上仍拿着激光笔气得发颤的资深老教授,口口声声说他在这里胡说八道,误人子弟。周杨看傻了,而且还有点尴尬,台上的徐教授估计还不知道他这个研一的弟子,但是导师培养名单早就公示在学院网站上了,周围同学估计也知道自己是徐教授学生了。如今,他的导师一点面子都没给人家留,将其报告内容从头到尾批评了个遍,偏偏还都是引用经济学中的原理,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老教授愣是被说得懵住了,气氛尴尬地不行。
最后还是院长赶忙救场,拉着徐瑾教授出了报告厅,台上的老教授也才匆匆讲完了后面的内容,看得出已没什么心思报告了。
唉,为老教授默哀了一把,周杨也十分为自己担忧了。
周杨怀着忐忑的心情准备去找他的导师,开学要选方向,需要自己导师签字。实际上,自从确定了导师是徐瑾,周杨已经试图用邮件联系过徐瑾多次,可是都没有回复。他无奈下发了短信给老师,老师过了一天才回复:想跟着我做学术,就选我的方向。不想跟着我,就随便选。
当时周杨就傻了,这是导师对刚入门学生的态度吗?不是应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给他讲一下各个方向的研究前景之类的?
他也不敢再给老师发邮件,只是很自觉地选了徐瑾老师的研究方向,忐忑地准备去办公室找老师签字。
他敲了门,里面略带暴躁地一句:“谁啊?”
周杨有点尴尬,只得说是他研一的学生,需要找他签字。刚说完,门就被咣地一声打开了,徐瑾老师面色不善,侧了身示意他进来,他这才注意到办公室还有一个男生,正拿着本论文呆呆地站着。
徐瑾让他在旁边等着,又转身开始吼那个男生:
“刚才我说的几点必须要改,不然就不用去答辩了。”
原来是今年要毕业的师兄啊,可是这待遇着实有点惨啊,周杨心里默默地咯噔了好几下。
接着徐瑾又是摔着那个男生的论文提了一些问题,让他下周必须全都改好,等师兄垂头丧气地走了,才让他把要交的表格拿过来。
“以后想读博士吗?”
“嗯,想”所以他才报了徐瑾当导师。徐瑾在院里并不是学术做的最好的,徐瑾今年才三十岁刚出头,却已经是整个华大是唯一一个在国外经济学顶尖杂志上发过文章的人,这也是他目前唯一一篇发表的文章。当时选导师的时候,他爷爷说,这样的老师一定是真正做学术的,不因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而屈服,而是专心做最好的研究。他一向相信爷爷的判断,也就报了。
可如今却是觉得和他想的有云泥之别啊,不是应该虚怀若谷,谦虚谨言的年轻教授嘛,怎么那么暴躁?!
正想着,那边徐瑾又接了个电话,听对话的内容应该是某领导正批评徐瑾今天讲座上的事情,徐瑾却十分振振有词:
"我就这脾气,但凡讲的有道理,别说吵架,我给他端茶倒水都行,可今天很明显老头子都已经不跟最新文献研究了,讲的还是上年代的事情了,不能听着他误人子弟!"
“我今天去的时候还真是抱着学习态度去的,笔记本都打开来准备做笔记了,还特意看了半个月他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结果就讲成这样?!”
后来不知道电话那边又说了什么,徐瑾才没那么激动。放下电话又是狠狠地灌了几口茶,这才对他开口:
“想做学术就踏实认真做,我会带你的。”彼时的周杨不知道徐瑾说这话的分量,到后来成名时想想,确实是改变他人生的一句话。
“你之前邮件我都看了,也看了你对每个专业的理解和思考,虽然很幼稚,”周杨脸腾就红了。
“但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觉得不算太差。”周杨起初还得到些宽慰,后半句让他脸上刚消散的红晕又爬了上来。
“我短信的意思其实是觉得这几个方向你研究什么都行,但是如果要我指导,我只能指导我研究领域的话题,别方向的,我没信心教好你。”
周杨觉得,他的导师很坦诚,开门见山,也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说话做事过于直接了!
“谢谢老师肯带我。我会努力的!”
“你是我学生,我不想带也得带啊。”
“不过我规矩很严的,交代的事情我只说一遍,你最好认真做,学术不能偷懒,也不能急于求成,不好好做会挨打的。”
周杨今天似乎接收了太多讯息,一时还没缓过来,什么挨打?!
“你过来。”
周杨傻乎乎地往前迈步,徐瑾突然一脚揣在他小腿处,力道不大,就是吓了他一跳。
“嗯,做的不好估计踹你是轻的,其他的你最好也别尝试,总之很疼。”
周杨彻底……傻了。
他的导师到底在说些什么?!
为什么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了文章的人是这样?!
PS :大家看文别深究太多哈。
这次写了个画风不太一样的导师,大家多提意见,更新……不定呢。
【第二章】 我的导师怎么那么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