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悬丝傀儡(短篇,父子,已完结)

Published on
Author
谪下红裳
Published on
  • MMAI分类可能有误

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来这里,突然又有一种变回新人的赶脚。

好吧,大家好,这里是红裳,求勾搭

一、

六月,初别了雨季,天气晴好。

郑宅院子里的榕树似乎又长密了不少。坐在厅里望去,所谓“独木难成林”简直成了瞎扯淡的鬼话。以这样的速度生长,用不了几年,郑宅不大的院子便供不下这尊“树精”了。因此,郑宅的男主人郑勿滥总不忘定期帮它修剪枝叶。

正如郑勿滥所言,“院不在大,有树则灵。”如今郑宅的院子成了傀儡科班的所在地。科班又称小班,五年四个月一期。学艺者若要成为演师,还得经历中班和大班的历练。勿滥科班的班主自然是郑勿滥了,只是这科班竟如其名“宁缺毋滥”一般,只有寥寥五个学童。其中四个虽年纪小,却已显露才气。但是,剩下的这一个小鬼,却令郑师傅深感头疼。

这日,徒弟们都在院中练功,唱戏的声音咿咿呀呀汇成一片。郑勿滥见徒弟们还算老实,便满意地转身到厅里呷一口茶。清茶入喉,即解干渴。郑勿滥抬眼打量了下院中茂密的榕树,“是该修剪了。”他思忖道。

然而,当他回到院子中,却看见这个小鬼放下了手中的傀儡,有口无心地唱着戏,一双眼睛竟直愣愣地盯着榕树看。当然了,小鬼不会去想修剪榕树的事,他顶多数数上面有几只鸟。

“啪”的一声,只见方才还在数鸟的小鬼捂着屁股蹦出老远。脚刚落地,就转身紧张地盯着郑勿滥手中的板子。

“给我仔细了!”郑勿滥厉声喝道。

小鬼心不甘情不愿地捡起掉在地上的傀儡,慢条斯理地摆弄着上面的线,还时不时拿眼偷瞄着脾气火爆的老爹。意欲乘其不注意时,冲其扮鬼脸,以解心头只恨。

小鬼只有十一岁,但已学了一年多的傀儡。就算如此,他却连个傀儡都提不稳,成日里嫌傀儡重,寻着机会偷懒。这回,有了前车之鉴,他机警了许多。在像鸵鸟那样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已确定老爹不在之后,他放下了举了半天酸得要命的手臂,惬意地猛吸一口气。

然而,这口气尚且在腹中来不及吐出,屁股上就是火辣辣的一疼。

一个武林正派被偷袭时,他可能会捂着肚子,屹立不倒,大义凛然地瞪着偷袭者。而小鬼只能捂着屁股,蹦出老远,被偷袭者瞪着。作为一名不合格的“游击队员”,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胜负乃兵家常事”,“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云云。

“郑由,你给我过来!”郑勿滥一声令下,惊破了小鬼的太平梦。

于是郑由小鬼俨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黄花大闺女,蹭着莲花碎步朝郑勿滥那边挪去。他自知不久以后,自己就要“一步三摇”了。

果然,三声惨叫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可怜郑由不能像鸟儿那样飞得很高,他只能想跳蚤那样蹦得老高。

二、

入夜,天渐转凉。郑由歪在床上,想着白天的事。

这些天,他们学的是《织锦回文》,里面讲的是窦滔和窦灵芝父子状元的故事。戏中苏若兰为行孝道,忍痛扶姑弃子的情节让郑由很不自在。想到这里,他一翻身,竟冒出了个念头:若我不是郑勿滥亲生,而是随便捡来的孩子,该多好。若我也像窦灵芝那样有一个状元爹爹,该多好。如此,我便有传奇的一生,而不像现在这般平庸。

念头刚起,郑由便吓了一跳。忙鲤鱼打挺,探头看看窗外是否有动静。他记起大人们说,不孝是会遭雷劈的。所幸,外面天朗气清,唯有清风阵阵,轻扑帘幕。

郑由漫无目的地朝厅里走去,虽已不想窦灵芝的故事,却任着闷闷的心情悬在心里。鬼使神差地,竟来到了门边。他抬眼向门外望去,望见郑勿滥正在院中,借着月光,耍着傀儡。

郑由向前起步,紧挨着虚掩的门,瞪着眼睛,尖着耳朵,想弄清楚郑勿滥演的是什么。

猛地撞进耳朵一句念白,“此子眉清目秀,生成非常,日后必会成器。”郑由晓得,这是叶贤拾得窦灵芝时所说的话。虽只是戏文,郑由却似有所感,一不注意,拉了门,发出“吱呀”一声响。

郑勿滥闻声回头,来看个究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