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师生F/F)
- Published on
- Author
- 桑然0613
- Published on
- FFAI分类可能有误
一楼敬度,庆祝即将到来的半个月小长假。
无常
一个在十年前冒出想法,在午夜梦回时勾勒出画面,在最迷茫疑惑的时光里,写下的一个故事。
只是十年过后,对故事里的一切,有了其他的解释,理解,于是翻出来,把很多激烈的画面删除,按照故事的主线,修改人物形象和情节走向,将悲剧变成正剧,拿到这里发出。
故事的原名,是《如果我不是神童,你还爱我吗?》,修改后,它的名字叫做《无常》
想写这个故事,可能是想描摹一个环境?亦或是想表达什么?或者,仅仅就是自己对家庭教育的一点看法,对于老师,对于因材施教的一些理解,还有对于一些东西,一些遗憾的莫名其妙的执念,然后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想写个故事而已。
看过我的《一起看夕阳》的亲们,可能都知道,我更擅长写普世的故事,叙述普世的道路,但是这一次的故事,可能是一个反义词。
这不属于我的生活,可能也不属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但是,我或多或少,旁观以及亲身经历过了这种生活的一部分,或是说这个故事中的某些部分。
故事的背景均为设计,借用名字,但不重叠于任何现实中的学校,地域,只是为了情节发展而安排,时间会相对架空,模糊,首先是为了情节,其次,也是我已经被洗牌出局,离开竞赛圈足有十年,很多东西的确切时间点,的确都已经忘记,加之时过境迁,只能尽力还原那个时代,我所记得的,留下的人的一切。
故事中的人物不具备原型,只是某些人身上的特点,集于这样一个形象上,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大家不必纠结于此,只需要看这个故事就好。
最普遍的文化课道路,无专业知识,三人称写文,不比一人称来得感同身受,望多包涵。
依旧拒绝任何三观以及观点问题的讨论,毕竟,每个人笔下的故事,是每个人笔下的故事,大家各取所需就好,如果想说你的观点,请开文写下属于你的故事,我也会认真的听。
开心就好,能get到东西更好,但不是教育文,也不为接受教育而来。
1
顾盼兮现在都记得,她走的时候,郭老师的目光。
·
几许祝福,几许期望,几许惆怅。
·
那时她不懂,只是含泪挥别了这座养育她的小城,与同窗好友互道前程似锦,现在想来,老师的目光,应当是望透了未来的叮咛。
·
她来北京半年多了。
·
她是跟随父母,迁徙到首都这座大都市的。
·
在她十二岁那年的秋天,毫无预兆地,一年未见的母亲回了家,和她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母亲告诉她,要感谢国家对她的照顾,可以有舒适的房子住,有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这次回来,她要跟着母亲走,去北京生活学习。
·
她以为,爷爷那如同永远也见不到她的眼神,奶奶的泪光,仅仅是因为她的离开。
·
她舍不得老师同学,但她依旧收拾好了行囊,遵从了母亲的决定。
·
在她的认知里,家乡的所有孩子,都希望通过好好读书,考到北京去,北京无疑拥有最丰富的资源,如能在中学就到此学习,等同是提前接近了她的梦想,然而,等到她来到这座城市时,才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
顾盼兮的母亲是在宁静祥和的小城诞下了她,而后,她就跟随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户口在爷爷名下,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办齐手续,无法正常就读,只是在看过她的出生年月,计算了接受教育的时长之后,北京的一所民办初中收下了她。
·
初一读了一个月,她被安排去了初二,初二又读了一个半月,学校让她直接准备中考。
·
也就是从那时起,她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怪胎。
·
因为她上课从不听讲,作业基本不写,考试从来都是提前交卷,可是,她永远是把第二甩得远远的第一。
·
而且,她从来不说话。
·
“顾盼兮有病,病得不轻。”
·
“你们谁见她说过话,有过表情。”
·
“她是书呆子”
·
“我看是精神有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