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旧酒新瓶

Published on
Author
春夏已去Ek
Published on
  • FFAI分类可能有误

To Lan.

愿你的年华,有我的梦想。

To null

《留德十年》读到一半时,正逢南方的梅雨季节。

我闲置在家,每日除去备课之外,便是在阅读后观赏这座风雨时常光顾的小城,雨大的时候,窗户紧闭,外面雨声打落在窗台的隔离板上,哗啦作响,持续一二刻钟,雨声减弱,开窗时雨气弥漫, 楼下的盆栽经过一轮洗礼,还是一如既往的青翠,我常倚靠在窗台上,手机“咔嚓”一声,把拍的并不是很美观的照片发给清和。

她的回复已是午后,我正在忙碌高级班上课事宜,在历年各类真题中抽丝剥茧。刚泡的胎菊,在茶杯中散开,美得不可方物。

我已习惯她极简的话语,一个标点符号,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在历久的年岁之中成为一份心照不宣。

相识四年,一首满庭芳误打误撞,她可以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却不喜诗词歌赋,读书习字。我们秉性各异,却又如此贴近,她知我所想所思所念,我懂她的一言一句一行。

泡第二壶茶时,房中的檀香已燃到一半,空中带着清清的薄荷味。

清和总感叹我已提前步入老年生活,看书写字,一笔一划,生活里缺少当下年纪该有的喜悦与激情。但这般性子,一丝一毫,她也亦未有过要求。

旧酒新瓶,我们的故事,是行船上你的一笑,在万家灯火之中的牵手漫步,亦在繁华都市的倾心交谈。

(愿你而喜悦,这份映照)

To eins

街市热闹,前来采购的人群络绎不绝。早间的菜市场拉开帷幕,每个人都在舞台上光彩夺目,呼喊声,叫卖声,买方卖方的沟通,更像压缩的一角,让人贪恋。

常去光顾的一家小摊,是上了年纪的阿婆,她背着自家生产的鸡蛋,青椒,空心菜,红枣,梅干菜,酸萝卜,各类繁杂,放在竹筐类,空心菜总会细心的捆成一小把,用穗根打个活结。她常在我们挑选时,吧嗒嗒的说上几句,大多数是几个儿孙的事情。

另一个摊子,老板是中年女子,做着水果生意。她同时也会在一旁摆满鲜花,花苞还未绽放的水仙,色彩鲜艳的夹竹桃,摆放在盆栽类的茉莉,偶尔一株菡萏,总是吸引着行人的目光。

花费时间采购,回家后在厨房内,洗菜,切菜,炒菜,炖汤。一人饮食,也极其简单,冰裂碗盛放的食物极少,选购的盘子大多数是瓷白色,木勺木筷,一顿饭菜,相比食物的味道,在善待自我方面,人偏向美的事物,觉得以此来愉悦本身。

清和发来短信时,我正在清洗地板,人蹲在卫生间内,用清洁球刷小角落的污垢。

忙碌完一切琐事,我才看到在南方小城内,与她拍下的照片,我在她的身旁,眉眼温顺,淡笑自若。

我生活在这个密集还又恰留温柔的世界内,在相同的蓝天之下,与你心意相同,与你相互想念。如此这般,我把这平凡的日日夜夜编织出来,以此来感谢你给我的宠溺。

清和。

春水初生

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

不如你

To zwei

所阅读的书籍内,看到狎昵私密一词,讲到前去川端写《伊豆的舞女》中的小旅馆,所要途径天城山隧道。故事的开篇,多以景色描写为主,谈及闺蜜,情爱,用到一些巧词,心中某些难以修复的痕迹,也会被文字熨平,褶皱的起伏在线条上总是可以看到反射出点滴,却恰到好处的掩盖了所有。

外出时,遇上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贩卖新鲜的鱼。几斤大的鱼摆在用来盛放米的袋子上,笔直平放,毫无生命气息,供来往的人群挑选。我蹲下身,在一旁买晒干的柠檬片,鱼腥味浓重,却并不反感。

食物的来源,繁杂多序。小时候见过鱼塘放水,一群人穿着雨鞋在泥巴堆里捕捉活泼乱跳的草鱼,鲢鱼,鲤鱼。岸上多是中年女子,一来是看自家丈夫在冰冷的鱼塘内忙得不可开交,一边也等鱼拖到岸上,挑好给外出务工归家的年轻人炖上一锅鲜美浓白的鱼汤。煮鱼的步骤并不繁琐,一般只要放油,锅烧热,放水煮沸,切好的鱼块下锅,到浓白的汤,放自家做的水豆腐,出锅时撒上蒜叶,尝一口便是家的味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