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昨日青空(师生,父子,兄弟)

Published on
Author
班比starlight
Published on
  • MMAI分类可能有误

青春有你出席,不是为了让你缺席

好想沿着回忆,狂奔向你,昨日的晴空

随少年,挥手消失在,人海之中

-

贴近生活的短篇,为了彰显我的亲妈本质。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坑品一向不好,这篇基本随缘。

师生,父子,兄弟

慢慢讲述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

-

(重点提示,

作为亲妈,拍的情节必然讲究合情合理,也不愿为拍而拍

-

基本设定在高中和大学时代,

所幸我身边遇到的老师大多为善,

其中不乏一两位让我记忆深刻,

所以这篇文章当做是缅怀吧。

-

谢谢大家的欣赏。

我们,一切随缘。

一. 中考(上)

2011年夏天,6月的天气已经变得沉闷又炎热,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

容锦中学的初三学生都在最后的紧张备战之中,所有学生都觊觎着全市最好的第一中学,企图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能为自己成功考上一中而努力。

-

容锦初三(3)班,班主任正在给学生交代中考报志愿的事宜。

“普通高中部分,大家一共可以填报两个志愿。请各位同学一定按照你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平时学习成绩和往年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填报。一定谨记,如果你们最终考试分数没有达到自己填报学校的分数线,那么大家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所以请各位同学一定和家长协商确定好,谨慎选择……”

班主任还在唠唠叨叨说着很多,底下的同学有些听的认真,有些已经开始发呆,不知是否在思考究竟要去哪里上学。

-

下课铃声响起,班主任总结重点之后就离开了教室,本来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吵闹起来,无非是大家在讨论究竟去哪个学校。

-

杨苏何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偶尔笑一笑,自己倒是一言不发。这个问题对于他而言,答案显而易见,根本无需为此纠结讨论。

以他在班级里前十名的成绩,是一定会去一中的。更何况,在他的人生规划中,他的高中生活只可能是在一中度过。

-

这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他爸——安和,作为一中的教务主任,本就享受有教师子弟可以无条件进入一中的优惠政策。

而无条件也就是意味着无论你考了几分,哪怕中考满分650,你只有50分,你也能够进入一中学习。

当然也有隐含条件,如果家里不止一个孩子都未能考上一中的话,那么也只有其中一人能享受这样的政策。

但对于杨苏何来讲,也丝毫不必担心,毕竟他哥——安慕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上的一中,还是一中08级优秀毕业生。

-

杨苏何和安慕杨其实是亲兄弟,只是因为哥哥跟了爸爸的姓,而他随了妈妈的姓,所以旁人基本都不知道杨苏何还有个如此优秀的亲生哥哥。也鲜少有人知道杨苏何老爸就是一中的教务主任安和。

-

杨苏何从来都不提及此事,在同学之间也极其低调,似乎不愿因为这样的事受到多余的关注。

-

杨苏何当天晚上五点放学回家,家里灯已经亮了。安和作为重点高中的教务主任每天都忙于工作,基本都要等到晚上10点学生下晚自习后才回家。所以此刻在家的一定是哥哥安慕杨,虽然他现在还只是大三学生,但周五也没课,所以往往回来的早些。

-

杨苏何五岁那年,因为妈妈杨宁实在不能忍受安和每日一心投入工作,只把家当成个宾馆,大半夜回来睡一觉,一早又跑去上班,所以离了婚。

两个儿子她一个都没要,狠心的女人就那么离开了家里。

哪怕如此,安和也依旧每日努力的工作,对于两个孩子他是愧疚的,可是要一个人养活两个孩子,他必须拼命的工作。

当然,他对两个儿子也一贯要求严苛。不过后来,杨苏何大多是被哥哥安慕杨管教的多些。

兄弟俩也能理解父亲的苦衷,平日里都很少给父亲添麻烦。尤其是大儿子安慕杨,许是因为很小就离开了母亲,所以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又因为是哥哥,所以常常自己担负了更多。

也因着如此,在家里,杨苏何最怕的不是安和,反倒是只比他大六岁的哥哥安慕杨。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