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杨老师系列 - 偷考题

Published on
Author
三大爷
Published on
  • MMAI分类可能有误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级大多数人都知道我是打心底尊重杨老师,也敬佩他,如果说上学时候的老师大多以威严取信于学生的话,那么杨老师确实是一个让我心服口服的老师,服到犯错的时候,打心眼儿里畏惧。我服杨老师这点,估计老邓也知道,有时候幼稚的做了错事,老邓都会把我转交给杨老师,因人而异嘛,不同的孩子跟不同的老师合拍儿,老邓也知道,杨老师是真的能镇住我,让我心服口服。

记忆中杨老师从来没对任何人大呼小叫的训斥过,对我也没有过,大多都是一股逼迫投降的气场,让人魂飞魄散。典型的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身居其外,还仿若置身其中。

有次月考,由于复习的不太好,越看书越烦躁,干脆失去了对考试的信心,心想先把这次糊弄过去,考试之后定当全力赶超。于是想出了一个当时自以为特别明智的方法,打听到月考出题的老师,千辛万苦去偷老师的出题的软盘。现在看来愚蠢,可笑,幼稚之极。事情总会败露的。按说这种事儿败露了大多是班主任处理,谈话啊,批评啊,认错啊,什么的。但是当时我们班的老邓知道杨老师在我心目中颇有说服力,跟杨老师“暗中勾结”,一天自习课,杨老师找到我,在办公室里第一句话就是:“没学会收获,先想到窃取,不像我徒弟的风格呀。”

按说这种事儿,一般的老师肯定会先套套辞儿,问问觉得考得怎么样啊,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啊,然后逐渐引到偷考题的事儿上,再进行各种说服教育等等等等,需要做各种冗长的铺垫。但是杨老师没有,一针见血没给我任何准备,都不去确定到底是不是我,上来直击要害。

“老师你说什么呢。”我只能装傻周旋,开始抵赖。

杨老师老谋深算我哪是对手,并没有逼着我承认什么,只是继续说:“错了不要紧,输了也不要紧,就怕失去那颗明辨是非的心。作为学生这件事儿倒也不至于有什么后果,我就是怕你做人失去原则。往好了说叫投机取巧,往不好了说……”

杨老师没再说下去,我知道他在观察我的反应。

当时十几岁的我哪能对付得了他的“老奸巨猾”,精神上败下阵来。

片刻的彼此沉默后,杨老师问到:“我没说委屈你吧?”

“嗯。”杨老师没有给我讲偷考题的各种厉害关系,也没分析什么学生的是非,简单的几句有的放矢的话,让我从装傻变得折服。我无可辩驳。

“过来”,杨老师示意我走到他桌子旁边,看着我说:“我想让我的亲弟子都能处变不惊,而不是手忙见乱,投机取巧,为了点分数都失了原则,月考而已,事儿太小了。你可是给我这丢人了,更给你自己丢人。”他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声音不大,语气特别严厉。

我自知不对,真的认识到错误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去,张老师(跟杨老师一个办公室的老师)旁边墙下面有个坏了的凳子条儿,给我拿来。”

我知道杨老师要打我,知道自己不对,知道这个事儿做的有失原则,虽然拿凳子条儿这事儿确实丢人,但是杨老师曾经也说过,别总干没本事扛不住的事儿。

张老师还在呢,说什么也不让拿,还一劲儿的讲情,说什么训两句得了,别打,凳子条都脏了,弄杨老师手上也脏。我站在张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带着委屈的语气说:“我老大让拿就拿吧,没事,我不怕疼。”

“老张你让她拿来,我有心里有数。”

张老师也无奈,起身让地方让我拿那个破凳子条。还借口有事儿出去。也不知道杨老师心里有什么数。

杨老师手握那个凳子条儿,眼神里没有怒气,却有杀气。

“害怕了?”凳子条一头儿顶着他的办公桌,一头竖起来顶在他手里。

“我知道我不对。”说完脸侧向一边,让我直视那破木头,还是挺尴尬的。

“手放前面,别用手挡,板子可没有眼睛。疼了告诉我,目的不是让你疼,是让你印象深刻,记住教训。”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