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沉玉谷的海灯节习俗 #1 沉玉谷的海灯节习俗(第一章)

Published on
Author
薇生
Published on

沉玉谷的海灯节习俗  沉玉谷,位于提瓦特东南一隅,是一处被群山环抱的幽静之地。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山谷,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几片翠绿的竹叶随波逐流,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芬芳,偶尔有几只仙鹤掠过,羽翼洁白如雪,与蓝天相映成趣。山间点缀着几座古朴的亭台,红瓦青砖,与周围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  村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各处,民居皆是青瓦白墙,飞檐斗拱恰似燕尾轻扬,透着古朴而典雅的韵味。屋舍前后,桃李缤纷,春日花开之时,粉白相间,如彩云栖落;秋果累累之际,果香四溢,引得孩童嬉笑追逐。街巷间,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路旁的老井青苔斑驳,井水清冽甘甜,掬一捧入口,凉意沁心,仿佛能尝出岁月的沉淀。  自幽谷中揽得一袭清风入怀,  见清泉载一叶扁舟东去不再。  烟雨沐山海,衔泥燕归来。  在这如画的景致中,一道轻快的身影如燕儿般穿梭于山林之间。  “…乾阳临坤自相隔,长流涡不转,美玉藏其间~”  婉转的山歌如百灵鸟的声音,伴随着银饰的叮铃声时隐时现,一个灵秀的黑发姑娘在溪边戏水,笑声如银铃般清脆。身影像一只灵动的燕子,在绿意盎然的山野间穿梭  少女名唤蓝砚,正在林间采集藤条,动作灵巧而娴熟,时而蹲下身轻抚一只小兔,时而仰头与树梢的鸟儿对望。若是累了,她便随意找一棵老树,轻巧地攀上树桠,坐在枝头做藤编。手指灵活地穿梭在藤条之间,编织出一个个精巧的小物件。  “小蓝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再去找柔柔羊玩过家家呀?”两三个孩子循看山歌和银饰叮铃的声音慢慢找来,远远发现她的身影及时唤住了她。  “来了来了,马上~”蓝砚笑着迎接上来,向向翘英庄上走去。  海灯节前的沉玉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忙碌与期待,仿佛连风都带着一丝甜腻的年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随风轻摇,似在欢快地舞蹈。集市上人头攒动,喧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节庆好物:五彩的丝线、精美的糕点、寓意吉祥的摆件……谷民们穿梭其中,精心挑选着过节所需的物品。  山间的雾气比平日更浓了些,像是为即将到来的节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白砖灰瓦的秀丽小镇里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响——木槌敲打年糕的咚咚声、竹帚扫过庭院的沙沙声、还有孩子们追逐嬉闹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迎春序曲。  翘英庄里,一群孩子在蜿蜒的小道上欢腾奔跑。手中紧握着新折的藤条,藤条上系着的红布,在风中呼呼飞扬。“哈哈,看我跑得比风还快,最先跑到老槐树下!”“才不呢,我马上就能超过你,你等着瞧!”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市集上喧闹,撞碎了清晨最后的静谧,为这忙碌的景象注入了无尽的活力。  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树下,向孩子们正讲述着古老而神秘的过年传说:“相传呐,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凶猛无比的鬼怪,它身形似婴,专门附身于女童之上,使得沉玉谷大旱三年,瘟疫遍地,百姓民不聊生。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位白衣仙人手执藤条自山中而来,凡是被仙人的藤条击中的女童,竟都奇迹般地好转。最终,那鬼怪仓皇而逃,不知所踪。于是乎,为了供奉这位仙人,也为了驱邪避灾,祈求丰收,在海灯节这一天,所有年满14周岁的女娃都要接受藤条鞭打裸臀。女娃的屁股蛋儿越红,表示来年的日子就越红红火火;叫声越大,表示来年的日子就会兴旺发达;流水越多,表示来年的财运就会滚滚而来。自从有了这个习俗,又在岩王帝君的庇佑下,沉玉谷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的对的,”一个奶奶笃定地说:“说起这个我就有话说了,当年我亲眼见过族长家大小姐受罚。那女娃刚年满花季,那屁股生得极美,白皙紧致。那日她足足挨了一百下藤条,到最后整个人瘫软在长凳上,屁股蛋儿都肿成了黑桃子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