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渠兰国的下克上 #3 多谋少决的王姐是要挨揍的

Published on
Author
驾雷驭电戏冲浪
Published on

允泰十六年三月廿五,哈罢勒王病逝于寝宫,享年五十八岁。王后与众臣依照习俗为老国王守灵三天,礼毕后,又赶忙奏请汉家天子。汉帝遂遣使者远访西域,与都护一起正式册封延琳为新一代的渠兰王。  又持续了一个月的缓冲期,之后太后便还政延琳,将往后的所有精力用来继续管理先王后宫。  延琳小声打着哈欠,坐在铁铸的王座上。今日是她值得纪念的第四次上朝,也慢慢习惯如此早起了。就是最近一直睡得不好,不知道是否需要让热合卓婆婆抓点药来。  “陛下,叛军日渐强盛,应该早除。”  渠兰所说之“上朝”,只是借用了高大上的汉词,实则是一群士卿、重臣们挤在王宫的正殿里,围绕桌上的羊皮地图开会,并没有太多秩序与规矩。  延琳的铁质王座相比汉帝的龙椅也简陋不少。  “陛下,北境地少人稀,资源无法久持,愚以为该徐徐图之。”  “……”  急战派和缓战派,不一样的两个意见,现在是延琳做决定的时候了。  “北境虽然环境恶劣,但叛军日益强大,到时候恐怕入侵其他地界,若势力蔓延到西境,且不说使他们积蓄力量,叛军也必会杀戮更多无辜百姓。寡人不忍如此,要战便立刻决一死战。”  延琳说完,眨了眨眼,左右都没有出现任何反驳的声音。西域好斗,眼下渠兰国力又蒸蒸日上,大臣在急缓上有异议,但必然不会出现主和派。她抚着胸口,这样说辞,大概能让众臣认为自己是敢战且勇猛的女王。  “厉兵秣马,操练三军,军械辎重务必十日内备齐,马上往北境发去。寡人要亲手将种奚头颅悬于城门外!”  种奚,原为北地的头领,亦是先王信任的悍将,只可惜这份信任并没有为其换来忠臣。  “陛下明断!但三军进发,必有一上将率领三军,请命臣为上将吧。”  人群中突然串出一位年轻男子,他身材魁梧,腰悬一把弯道,双目如鹰般狠厉。此人与延琳年纪相仿,是哈罢勒王不久前提拔,专门作为延琳自己的班底忠臣。  “陛下请慢做决定!小将军年少志大,值得褒扬,只恐经验不足。臣以前与种奚那厮交好,不料他反叛先王,请陛下命臣亲斩种奚之首,还臣清白。”  又一长髯的八尺壮汉走上前。他与种奚同样是先王的亲信,自从种奚统率叛军后,他时常受到其他臣子与百姓的猜疑,认为是卧底在朝中的同党。若能战场厮杀,便能洗刷冤屈。  “陛下曾居中夏,必知廉颇、马援老当益壮之事,今臣未及七旬,双臂仍有千钧之力。死在战场也是为将者幸,请陛下让老臣为渠兰最后效一次力!”  这位白头老者更是重量级,乃是在延琳祖父在位时便征战四方的英豪,为渠兰斗战过无数次,功绩显赫。先王也很信任他,直到现在的延琳,已是三朝老臣。  “这个……”  这下让年轻的女王犯了难,派那少年为主将,可以培养自己的班底;派壮士为主将,为他沉冤昭雪无疑是仁君胸怀;派三朝元老为将,则能表示她绝不会猜疑、排挤功高之臣。  “啊哈哈……二位将军,审伯伯,先别急着争了。”延琳尴尬地笑笑,她知道她肯定让众臣失望了,“寡人年幼才疏,亦知猛虎不敌猴群。谁率三军之议暂时搁置下来,且与诸位贤卿安排军队调度,待三军妥当,寡人再抉主将。”  延琳缓了口气,三人脸色皆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与失望,看来转移话题还算成功。  而军队的安排,士兵多寡、兵种选择、行军路线及将来该屯兵何地,也需要仔细商量。如此,可以顺利拖到散朝了。    “好想逃避一切……”延琳非常懒惰地趴在宫里崇东殿的地板上。  “请陛下不要在前朝威风凛凛,回来却找我抱怨。”素利赞手持扫帚,嫌弃地从她身上垮了过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随着延琳上位,素利赞也从“世女家令”升格为少府。管理宫中内政及其他侍女、负责女王所有的衣食起居。  “少府”自然也是借了汉词,与中原之九卿相当不同。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