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兰国的下克上 #5 恃强凌弱的公主是想挨揍的
- Published on
- Author
- 驾雷驭电戏冲浪
- Published on
“皇兄若想探明北疆底细,何不派妹前往。” 那是十几年前的某天。 洛阳皇宫内,长公主刘瑄正和天子以家族小聚之由,在寝室诉说政事。北民向来是中原王朝的心头之患,最近骚动,让天子颇感烦忧。 “……我妹戏言?” “字字无虚。今见陛下犹疑不决,晚宴赐将军酒,必是想派他为上将,兴义军吊民伐罪,与北民大战。恕妹直言,此非上策。” “哦,”皇帝挠了挠脸,不由将坐席往前推移了阵,“那照公主之意?” “陛下举兵,边地将领必然响应,然北民亦非碌碌无为之辈。战端一开,将生灵涂炭。” “公主所言甚是,”皇帝叹了口气,摸着长髯,“我刚登基,便让国家逢难,非明主之为……但若不战,北民将南下蚕食我边疆重镇,如之奈何?” “臣妹愿效专诸、要离之故事,取单于之首而安天下。至少可逼北疆议和。” “妹妹如何去得?即使能去,又如何于北民账下取单于首级呢?” “夫庆忌者,有万夫不当之勇,而要离却是残疾之人,亦行刺成功,此庆忌信任要离之故。皇兄可还记得之前单于写信调戏臣妹?妹近日与他书信往来甚多,他必认为臣妹仰慕于他。皇兄且歇边防,派使者提亲,将妹远嫁北疆,做他夫人。” “可是,贤妹如此便……”皇帝摇了摇头,这个计划过于凶险,哪怕长公主真的行刺成功,她也绝对回不来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皇兄总揽天下,大展宏图,何必牵挂于妹。待妹当上单于之阏氏,彼小憩于榻上,妹侍奉前后;猎于漠北荒野,妹策马同进,府中帐中,出入方便,再伺机刺杀,以止胡虏侵略之举。” “天呐……公主不惜性命,也要保中原安宁,贤妹……受朕一拜!”皇帝走下榻,对着长公主纳头便拜。 长公主出嫁那日,全国的皇亲贵族、文武百官都来参加盛宴,欢送公主。期间皇帝酒醉,放声痛哭。 在这之后又过了数年,久觅良机的长公主刘瑄,终于等到一次机会,果真一剑刺死单于,并果断乘快马逃回雍州,数日后回到皇宫。北疆从此失去领袖,群龙无首,陷入内乱之中。 兄妹相见后,皇帝得到消息,马上调兵杀奔北疆,将北民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抱头鼠窜。从此不敢再南下,主动与中原王朝修好、称臣纳贡。 此一战,长公主刘瑄的事迹被群众广为流传,谱写成许多诗词歌赋,垂名千古。皇帝封其为昭安长公主,从此对她非常信任,每逢政事,皇帝都亲询长公主,再做决断。 长公主威震华夏,还奇迹地生还回朝。除皇帝外,最有权力者并非丞相,而是长公主——当朝之事为天下人所共知。 西域诸国皆因为这个故事,对她又爱又怕。哈罢勒王与其他国王因之纷纷将子女作为人质,送到长公主府上,让自己的孩子作为长公主的侍从,以此表明自己对中原王朝的忠心。 从实际成效来看,这很有用。自单于遇刺之后,长公主已位高权重,无人可以高攀,再未出嫁。而她也喜欢照顾、教导小孩,接触不同的文化。 于是她这次又奏请皇帝,让她作为使者,出使西域诸国。 不同的文化……长公主刘瑄看着延琳和延理两姐妹,又低头看地上的发刷。作为上国公主!理解属国的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是优秀的外交官该做的事。而且,她还有更隐秘的理由,需要体会渠兰特有的习俗! “啊……殿、殿下,舍妹顽劣,臣正在训斥她,不想有些过久了,耽误殿下雅兴,臣之罪也。”延琳擦去额上汗滴,弯腰捡起发刷,放回袖口里。 “是!王姐正、正在训我,我正在挨训……嗯!” “既是如此,渠兰王与公主理,为何又这般惊慌失措?脸颊又如此泛红?”昭安长公主神秘地笑道。 “实天气炎热之故……”延琳用手扇了扇脸。 两人拙劣的表演,更加重了长公主心中的无奈。这个风俗到底有什么事可瞒的?还是说有什么天大的秘密敢让她们在上国公主面前撒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