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国的廷杖文化
- Published on
- Author
- 王将
- Published on
漫话中国的廷杖文化 (转贴,作者佚名)
廷杖者,打屁股也,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打屁股。因此,有些人看到我这文章的题目,可能就会有疑问了:怎么,打屁股也成了文化?是啊!由于打屁股很有中国特色,在中国的历史又源远流长,而且打出的花样也五花八门,称之为廷杖文化实不为过。
追根溯源,打屁股这种体罚,应该是从人类脱落尾巴开始,也就是我们刚刚从树上下来的时候。你想,如果把猴子按在地上,打猴子屁股那就无从着手了。只有脱落尾巴之后,打起屁股来才铿锵有声,有板有眼。所以,直到现在人们在做了错事之后,还会很自然地撅起屁股接受惩罚。
其实,我们的祖先对于身体部位的观念原本是很开放的,最早的衣服就是一片树叶,遮盖的仅仅是阴部。直到春秋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下体亦不避讳,例如晋成公的名字就叫黑臀,即黑屁股。因此,在那个时候打一下屁股并不算个啥,也没有性骚扰一说。只是后来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受封建伦理观念的侵蚀,施刑者总想利用廷杖让受刑者“通过皮肉触及灵魂”,这样,打屁股才揉进了大量的诸如气节、荣辱等人文因素。
但是,一旦让廷杖进入文化层面,就势必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打起屁股来一般要求要准、狠。如果轻描淡写,走走形式,那则不仅无济于事,而且还会留下后患。如东汉末年汉桓帝时,南阳太守刘宽立了一条规矩:凡吏人有过,均以蒲鞭(用柔软的蒲草编织的鞭子)打之。所谓蒲鞭,就是用菖蒲草做的鞭子。用蒲鞭来打屁股,惩恶罚过,这不是孩子们在闹着玩吗?况且当时正是著名政治家曹*称为“治乱世当用重典”的年代啊。可以想象,当刘太守在高悬着“执法如山”匾额的庄严府衙里导演这一幕“名垂青史”的闹剧时,当软绵绵的蒲鞭抽打在犯罪者的屁股上时,那些犯罪者还不偷着乐死?三国时期周瑜打黄盖,虽然是条苦肉计,带有演戏的成分,但也是扒下裤子结结实实地打了四十大板,打得黄盖皮开肉绽。相对来说,刘太守的这种既不伤皮肉更不动筋骨的廷杖,就毫无一点技术含量了。有如此纵容、鼓励下属违法乱纪的官僚,东汉末年吏治松弛、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大汉王朝的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就在这场闹剧过去不到十年,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刘宽的性命与东汉王朝也就一起覆灭了。
据有关文献记载,隋朝隋文帝时,就已经有在朝廷上用大棒子打人的纪录了。《资治通鉴》介绍,隋文帝是个生**猜忌之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臣下稍有过失,便亲自执杖,“殿庭棰人”,而且往往出“杖”过重,“捶人三十者,比常杖数百”,这样就使“罪臣”当庭毙命。在满朝文武大臣的争相劝谏下,隋文帝才极不情愿地在朝堂撤掉这一刑具。但不久有人**尚书左仆射高G,隋文帝听后大怒,又下令大杖伺候,可寻遍大殿内外,也无大棒,于是,顺手抓起一马鞭捶向高G,竟打得高G一命呜呼。可能是觉得马鞭不如大棒子顺手,隋文帝不久便又在大殿内放置起大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