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理念与拾遗 #2 我对一场理想实践的认知

Published on
Author
Utopiospanker
Published on

这篇文章想讲我自己对于实践这件事的理解,会包含一些严肃的理念,内容比较主观,欢迎大家斧正与讨论。

实践是圈内爱好最直接的载体,本来不想这么快写这么重要的事情,但这次重新开始写东西主要的目的是想在与自己和解至于,向更多同好传达一些圈子相关的理念,加上最近看了一些推上的著名主爆雷,所以成文的时间比自己预想的更早一些。

在笔者看来,一场双方事前约定的,具备一定预设场景的打屁股里,主贝的角色差异主要呈现在心理上。笔者自身虽然是主动,但是幼年时有被打屁股的经历,这也许也是自己XP的启蒙,所以对于实践中贝贝一方的心理是具备一定把握的。这种复杂的心态是自责、愧疚、恐惧、期待、羞耻、依赖、释然按顺序的集合。这种心理活动的塑造与引导是一场打屁股的核心,至于姿势,工具,技术,罚站,都是达成塑造这些心理活动的方式与手段(其实最准确的词是“know-how”)。这些手段的集合,就是大家常说的“氛围感”。

因此,笔者对一顿让贝贝意犹未尽的打屁股的定义是“一场在引导下的沉浸式戏剧”。每一个戏剧中的参与者都明白这是你情我愿的一场游戏,但追求的都是短暂地脱离现实的生活,沉浸在当下的情节与情绪中。

很多圈里人,无论是主还是贝,大概都思考过“我为什么喜欢打/被打屁股”。我在大部份人的答案中都能看到童年经历的影子,无论是自身的经历还是无意间窥得他人窘况,抑或是影视作品的片段,这些最早激发性意识的片段往往是这个圈内人成年后最想复现的场景。因此,“沉浸式戏剧”最理想的效果就是“场景再现”。你的内心深处一定记得自己还是孩子时挨的第一顿打,多年后你的内心还会渴望那一天吗?被按在膝盖上,手脚离地,身体完全被另一人控制,屁股上是绵延不断的痛楚,哭泣与告饶都无济于事,直到施加疼痛的主人认为你已经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哭泣,是你当下需要做的唯一的事,好好的放声痛哭吧,在哭声中释放之前的恐惧与愧疚,剩下的都交给身后的巴掌,屁股上的疼会洗刷内心所有的罪责,雨过天晴后,你会被温暖的怀抱接住,你的身份会重新成为“乖宝宝”。

笔者在与多位贝贝交流的时候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如果这个贝贝童年时是个乖孩子,挨打都是流程化,比较主动的,日后也会比较喜爱有多个准备步骤(训话,罚站,自己脱裤子)的实践内容,挨打的节奏也是循序渐进,冷静而克制;而小时候的皮孩子则更容易成为brat,她们期待的是在挑衅后直接被按住,疾风骤雨的巴掌迅速把屁股打肿,且力度要稍微超过舒适区的边缘,起到“挨了打才能乖”的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从主或贝的角度,一场好的实践,工具的丰富,技术的老练,训诫的话术都很重要,但它们本质上都服务于氛围的建立。笔者个人的例子是,在实践中不喜欢用很多工具,且使用的工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大部份的实践都是大量的巴掌,一定量的发刷和戒尺,加上几下重重的的皮带收尾。这源于笔者个人比较喜欢“家庭惩罚”的氛围,喜欢生活中可见的工具,不希望一场实践是一次轻松的游戏,幸运的是,之前遇到的贝贝们也都一定程度上认可这一点。情欲还是惩罚,温馨亦或严厉,这其中的细微差别,需要主动来分辨,捕捉与建立。毕竟手执竹鞭的人才是主导这场沉浸式戏剧的舞者。

想更多地谈一谈主动应做到的事,其中的基石是尊重,有太多的圈内人已强调过这一点,笔者在此不多赘述,但想强调一点,贝贝在一段时间内,将自己身体与心理的私密交与你支配,这是一份沉重的信任,事先沟通好各自的需求与边界,并严格执行,绝不越界,才是不辜负这一份信任的方法。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