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之二 美王妃正颜施庭训 贤若雪将身明家规(上)
- Published on
- Author
- 卫星
- Published on
- MFAI分类可能有误
番外篇之二 美王妃正颜施庭训 贤若雪将身明家规(上)
不知不觉间,清秋雨嫁入王府已经半年有余了,临嫁前拜碧竹姑娘为师学习的王府家政课果然没有白费,再加上一同嫁过来的若雪之助,靖安王府在主婢二人的管理下,上上下下都井井有条,不但往来世宦有口皆碑,就是市井小民都交口称赞靖王府的下人在外谦和有礼,从不仗势欺人。正所谓“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大家都说苏王爷娶了一个好王妃。而夫妻二人也是琴瑟和谐,水乳交融,苏子君的闺刑手段在清秋雨的言传身教之下突飞猛进,再不像当初那样笨手笨脚。所以,清秋雨那白晰、柔嫩的娇臀儿一个月里倒有一半儿的时间是红肿着的。对此靖安王妃也只能苦叹――“木工试枷,铁匠带镣”。
半个月前,子君受武皇传召入长安,如胶似漆的新婚夫妇也只能暂忍相思之苦。转眼间,便是五月初五,靖安王府向城中老人和孩子分发粽子,每位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都可领取十个粽子,身为王府女管家的柳若雪便把这件事情交给了玉滴儿负责。
当日下午,闲来无事的清秋雨便和柳若雪乔装打扮成书生和童子溜出王府上了街,发现许多小孩儿的右鬓上都秃了一块,清秋雨二人初来此地,平时又深居简出,还以为这是本地端午节时的风俗,只感到十分可笑,也不以为意。二人便随便找了家茶楼坐了进去,茶楼不大,比起幻虹楼旗下那些或豪奢或风雅的茶楼远是不如。但人很多,下层百姓,三教九流将茶馆闹得熙熙攘攘。
“听说了吗?宋大爷,今年端午节靖安王府散粽子了,说是每个小孩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领十个粽子。”
“是啊!王爷新娶的这个王妃真得很好呢!逢年过节总是想着我们百姓……”
“小姐,人家夸您呢!”若雪咬着清秋雨的耳朵轻笑道。
美而且娇的年轻王妃得意地轻轻一笑,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柳若雪继续听下去。
“……我们家的小毛还去领了十个呢,只是每个领粽子的都要在头上剪下一块头发,发粽子的人说是为防止有人冒领……”
旁边听闲的两人心中一楞,谁吩咐的要剪领粽子人的头发?清秋雨用眼光询问了一下柳若雪,见后者也是一脸疑惑。
“是啊,我们的阿娣也被剪了头发呢,小孩子家家的倒没什么,但我们都七老八十了,头上再秃一块实在是难看,好在现在武皇陛下圣明,生活比以前好多了,那位王妃的好意也就心领了,几个粽子不领也罢了。”
正好,一个七、八岁的小童子蹦跳着过来,手里提着一串粽子,头上明显地秃了一块。
“小兄弟,到哥哥这儿来。”在清秋雨的示意下,柳若雪挥手叫过了小孩。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负责散粽子的玉滴儿的主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清秋雨粉面含霜,玉容已是冷了下来。
回府之后,她立即命人将玉滴儿找了来。
玉滴儿浑然不知王妃找她有什么事情,但一进大厅便看见王妃气色不善地端坐在椅子上,而若雪姐姐忐忑地站在旁边垂手而立,问安之后便赶忙乖巧地跪了下来。
清秋雨看也不看跪在下面的玉滴儿,吩咐道:“来人啊!鸣警示钟,把府里各处不当值的丫环都叫来。”
警示钟一响,偌大的王府便紧张了起来,王妃严规,警示钟无大事不轻鸣,半年时间只鸣过两回,但若警示钟一响,该到者盏茶时间不到,便立刻打六下家法板子,(不要小看这区区六下,比清秋雨月赏时用香闺责制造的疼痛可难熬的多了,清秋雨虽然擅长用刑,不过是最初几下疼痛难捱,见挨打的丫头流下眼泪,手上便会轻上许多,若是打的多了,还会边打边揉。而两位专司家法的妈妈的功夫待会后文会介绍。)即使有充足的理由来迟,若无王妃赦免也要在月赏时吃十记板子。所以盏茶工夫,几十名散在各处不当值的丫环便齐集大厅,依职位高低在两行雁翅排开。
“玉滴儿,是谁派你去散粽子的?”上上下下地盯得玉滴儿心里直发毛,清秋雨方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