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京城受难记
- Published on
- Author
- 闲云野鹤
- Published on
- MFAI分类可能有误
秦良玉,明末著名的女将军,四川石柱宣慰使。出生于四川忠县,父亲是个岁末贡生,家境富足。秦良玉自幼长得是眉清目秀,肤如凝脂,聪颖过人。她饱熟读诗书,在当地是有名的才女。从其父习武和研习兵法,从小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十七岁那年,她嫁给石柱宣慰使,当地土司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起了一支“戎伍肃然”,远近皆为忌惮的“白杆兵”。
二十三岁那年,其夫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了东厂太监邱乘云,被下入狱中,秦良玉千里上京告御状。虽得崇祯赦免,回川后马千乘却已瘐死于云阳狱中。
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了石柱宣抚使和土司之职。朝廷为了安抚她,授予太子少保衔。被人称为“秦少保”。她所率“福佑军”,多次襄助朝廷,出秦岭,入陕西,大破李自成流寇。多次平定西南地区的暴乱和造反,战功赫赫。
张献忠第一次入川时,曾大败于她手,被迫退出了四川。朝廷对她的势力不敢小觑,特派了监军以节制秦良玉。
张献忠二次入川,与秦良玉大军屡次交战,她所率“福佑军”因受监军太监何欣的挟制,得不到朝廷军队的配合,前无粮草,后无援军,终于寡不敌众,导致全军覆灭,连她独生儿子马祥麟也战死在了沙场。
秦良玉大军的败报传入到京中,令崇祯皇帝十分的震怒,传旨召她入京问罪。
这北京城,秦良玉也曾来过三次,一次是上京为丈夫鸣冤告御状。二是接替死去的丈夫马千乘任石柱宣慰使。再一次就是平定永宁宣慰使屠崇明的叛乱,收复了成都,被招进北京授太子少保衔。
可这次进北京,确是因为兵败。是福是祸,她心里忐忑不安。
到兵部述职后,被锦衣卫召入文华殿。她恭恭敬敬地跪于丹陛之下,叩见皇上。她深知,崇祯皇帝是个刚愎自用,脾气暴躁的人,此次进京,她也是抱着必死的心情而来的。
“罪臣秦良玉,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良玉,朕命你抬起头来。”崇祯皇帝低头审视这位曾经大败过后金兵、李闯、张献忠等逆贼,多次平定西南叛乱,声名远播的女将军。见她虽已是年近四十岁的中年妇人了。但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见她头戴凤翅紫金盔,身披金线软甲,外面罩着一件大红斗篷,十分威武。
长的是面如桃花,牙似碎玉,两道秀眉入鬓,一对秋波传神,体态婀娜丰盈,充满了中年美妇人的成熟与妩媚。尽管崇祯后宫中嫔妃全是些二三十岁的俊俏娇娘,但没有一个象秦良玉这样如此的英武诱人。此时也不禁有些心旷神怡。
“秦良玉,你指挥失当,致使数万大军全军覆没。你可知罪吗?”崇祯厉声地问道。
秦良玉知道这是监军太监何欣为了推脱责任,把兵败全部推到了自己的身上。逐把前因后果及何欣如何贻误战机,不肯调兵援助,并临阵脱逃之事一一向崇祯做了汇禀。
崇祯正在犹疑间,他身边的总管太监对他耳边不知轻轻说了几句什么。崇祯脸色突然大变。厉声喝道“秦良玉,据说监军何欣已经战死。你损兵折将,不思悔过,还要把责任全都推到一个死人的身上。实属可恶之极。”
崇祯原本打算立即将秦良玉推出午门斩首,但想到目前兵乱四起,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如果杀了她,恐怕会冷了其它领兵将领的心,逐改变了主意,传旨将秦良玉当廷杖责一百,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平时,这廷杖都是在午门外西阶锦衣卫所执刑的。但在今日,因为秦良玉是个风韵万种的女将军,皇上也想亲自看她如何被打屁股的,便吩咐,就在这文华殿上行刑。众锦衣卫答应一声,将秦良玉摘去了斗篷、紫金盔,剥去甲胄,架到了文华殿阶下,将她掀翻在地,将手和脚都用绳索紧紧地绑紧,使她的身子不能转动。两个锦衣卫,一个按头,一个揿脚,牢牢按在大殿青砖地上。
崇祯皇帝坐在御案之后,喝令道:“行刑锦衣卫,还不给朕狠狠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