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精确导向管理 3 精确导向管理 03 人物传记(有刀慎入)

Published on
Author
盒子怪怪
Published on

“我,叶鸢。性别女。年龄15岁。学生证号:xxxxxxxxxxxxxxxxxx父亲电话号:xxxxxxxxxxxxxxxx最后,我想说,有些人注定是不被需要的。一个极度缺乏爱的人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渴望,一个是极端冷漠。造成分歧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缺乏的程度。如果感受过爱的温暖,但还不够,就会极度渴望。若从未感受过,就会慢慢的排斥爱,排斥感情,最后把自己变成不需要感情的,所谓的怪物。当然,也终将不被人所需要。如果我的妈妈还在,如果她没有走,我或许不会明白这些。 ——4.17”

这是初中时的叶鸢所写的遗书。叶鸢在十四岁时被诊断出中度抑郁,医生的建议是休学。“啥?你让我的闺女停学?你知不道她多有……天才,这肯定不同意,绝对不听……”醉酒的叶鸢父亲站在诊室门口,含糊不清地破口大骂。

诊室里的叶鸢面如死灰。抑郁症……吗?

学校组织了心理健康调查,大家都没当回事,无非是当做面子工程而已,只有叶鸢认真答了题,被认为是潜在高风险人群。所以学校劝说叶鸢父女前往医院做权威的心理咨询。诊断结果就是叶鸢中度抑郁。

“说来也是……都快忘记上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了呢……”

记忆开始浮现在叶鸢的脑海里,雨滴落在公交车上,父亲的酒气熏开了方圆两米内的乘客,只剩下叶鸢坐在父亲身边,驾驶员皱着眉头,提醒叶鸢父亲车内禁止饮酒。叶鸢父亲叶国强:“关你锤子事!”

曾经的父亲并不是这样的。她记得小时候父亲会打上领带,擦亮皮鞋,戴上一块亮晶晶的手表,西装革履地驾车出门。每次父亲临走前,都会和母亲吻别,两人曾经每次的相视一笑,成为了现在叶鸢永远不想走出的梦境。

母亲在父亲走后会坐在阳台上,长久的画着画,有时候会写写诗。叶鸢坐在床上,看着阳台上的母亲把一张白纸铺满颜色,阳光肆意泼洒,从日出到日落,再到月亮升起。自己的母亲会抱住自己,然后把一本厚厚的牛皮本子摊开,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自己的牙牙学语,是从普希金的诗作开始的。是从泰戈尔,海子,冰心开始的。是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开始的。

记得有一次,母亲抱着自己走到很远的地方。母亲纤细的胳膊越来越吃力,但还是抱着自己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再走回来。那个地方是一片湖泊,湖岸上是没过母亲头顶的芦苇。和公园里的湖不同,这边的湖泊没有围栏,没有石板路,没有钓鱼的人。只有一片湖泊,美得纯粹,美得让自己有些失神。

然后是争吵。漫无目的无止境抽丝剥茧地争吵。每次母亲都会大汗淋漓。父亲会坐在沙发的一角,长久的沉默。第二天他们还是会吻别。第二天还是会争吵。再后来,他们之间只剩下了沉默。

后来,他们终于开始说话了,这次却异常平和。叶鸢一直在为当时的决定后悔着,后悔着。她质问自己为什么要任性,要不假思索。

“小鸢,你告诉爸爸,爸爸和妈妈你更喜欢谁?”既然是爸爸问的,叶鸢不假思索地说了声:“当然是爸爸!”

叶鸢第一次见到母亲哭泣。抽丝剥茧般地哭泣,见到她把写满诗句的本子撕碎。见到她把堆在墙角,如山一般积累的画作扔到天花板上。

叶鸢想要改口,不停的重复着,还是妈妈最好,还是妈妈最好。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妈妈。

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熟悉的爸爸。

这之后,叶鸢的爸爸开始酗酒度日。叶鸢的小伙伴们也开始排斥叶鸢:“你爹是个酒鬼!”

或者

“你个没娘养的孩子!”

小孩子的恶毒往往是最单纯的恶毒。他们只是单纯的想看你哭罢了。

“我再也不会哭泣了。”

面对着楼底下如山的人群,撕心裂肺的喊话,手忙脚乱的消防员,叶鸢把写着遗书的纸条塞进兜里,呢喃着,一跃而下。

六层,学校的最高处。

好快。

树。

好疼。

再见吧……

这次再见,确是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