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红楼金钗受刑猜想3 妙黛

Published on
Author
禄德
Published on
  • MFAI分类可能有误

靖藏本脂砚斋点评上. 还有一位金钗似乎也在公堂上受了杖刑 并被迫屈从于一位年老的官员为妾 了度残生。这位金钗就是脂砚斋批注中“过洁世同嫌”的妙玉脂批原文是感叹妙玉 一生清高 别人用了的茶具都要扔掉。 然而结局却是: 他日瓜洲渡口各示劝惩 岂不哀哉。故红颜不得不屈于枯骨。 瓜洲官员如何劝如何惩,脂批没写 但是很多人认为 妙玉日后的悲惨结局很可能和她所拥有的几套汝窑茶具有关, 不少红学家把妙玉和石呆子做对比一个妙一个呆, 石呆子因为名贵扇骨招祸, 妙玉则因名贵的瓷器 被人觊觎 很可能瓜州的官员 看到了宋朝的古董汝窑瓷器想据为己有。 用什么办法呢? 纳妙玉为妾。 如此可以人财两得。 参见李清照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的所作所为。这是自古以来渣男们惯用的手段。 妙玉自是不肯的, 然而官字两张口随便找个因由 罗织罪名 就能逼迫 妙玉就范。 这罪名就是路引。 妙语是方外人按说不需要路引然而从红楼原文来看 妙玉是幼时因病入寺清修 没有正式出家 这从她身边服侍的都是老家人 以及对宝玉的感情就能看得 她很可能只是修行并没有出家也没有度牒。 这在京城不是问题. 然而当贾府覆灭 她回苏州老家时 麻烦就来了。 没有度牒 没有功名 想云游天下?出城百里是要路引的, 专制政权对人们的控制是全方位的。 清律无路引外出 百里杖八十. 私渡关津杖一百. 至边关徒刑. 出国 绞。 妙玉一个女子失了贾府的依仗那里来的路引。 瓜州官员肯定是纠住这个错处不放 劝诱不成 则以官法施以惩戒, 脂砚斋评价此时的妙玉“各示劝惩 岂不哀哉”, 可见妙玉是被折磨的不得不屈从。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专治社会没有身份没有功名 想保住身家 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富有的薛家一定要脱庇于贾府才能生存的道理。

以上三个金钗的结局都是通过原文伏笔和 脂砚斋批注 所作的猜测。 当然以曹公的文风 对于金钗的痛惨不可能有直白的描写 更多的是会隐藏在其他文字中间 让读者自己去猜。 比如74回搜检大观园时王夫人对晴雯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揭了你的皮” 当时睛雯还好好的, 曹公也没写惩罚睛雯的文字。 但是等到77回把她撵出府时 居然是从床上架起 拖出去的。 而且经P站Sade朋友提醒 当天宝玉去看望睛雯时她是在外屋趴着养病的 虚弱的连水都拿不到。 几天之内把一个大活人 折磨到只能趴着养病的 不可能是一般认为的肺病, 很可能王夫人是对睛雯施以了惩戒的 只是曹公不忍诉诸文字 所以才会导致七十四 七十七回睛雯生命急转直下。 我一直觉得红楼梦其实是写完粗稿的只是曹雪芹害怕文字狱反复删改 最终未能成书。 当然这也给读者联系上下文伏笔批注 对后边的故事有所猜测 提供了乐趣

前面三位金钗的结局是猜的但有一位最重要的红楼金钗 任谁都想不到她的结局 竟然与受刑挨打有关, 然而 这个结局却是红楼正文63回中 曹雪芹自己写的 “不得贵婿反挨打”.

这位金钗就是红楼第一钗 林黛玉。 一般认为63回 群芳开夜宴 之中 抽花签 预示各位金钗后四十回的中命运, 比如 袭人抽的签预示她将离开贾府 寻得一处桃花源。 比如宝钗的牡丹签 预示她和宝玉最终结婚却最终没能在一起( 蘅邬院就是恨无缘)。 比如探春抽到的 必得贵婿 预示着她将 成为王妃 和亲外藩。( 古人心目中的贵婿是指身份地位高的夫婿 比如藩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