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对于伪装者前传的臆想,属于半同人半原创。人物名字,性格等略有改动,但是大背景,剧情走向不会变。从1923年写起,会不会写到电视剧部分未定。
主:八面玲珑的小管家阿诚是如何养成的。
文还停留在大脑储存阶段。现在就发,是私以为今天的日子好。2月24号,还是正月28。
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会更文。
第一章 地狱天堂
……………………
1923年 上海
中秋佳节
偌大的欧式别墅里,少年一个人倚坐在客厅的沙发看报纸。政治板块的大标题十分醒目:京汉铁路大罢工――二七惨案始末。少年看得认真,眉头不断皱紧。这份报纸是他通过同学千方百计寻来的,这应该是最客观,最详尽的报道了。
“大哥,我们回来啦!”一个小男孩猛得推开房门,把少年吓了一跳。小男孩伸手去抢少年手里的报纸:“大哥在看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让我看看!”少年迅速叠好报纸,塞进马甲的兜里,板着脸在小男孩耳边威胁道:“乜晖,一会大姐进来你敢乱说,我就把你昨天吃了一整盒奶糖的事告诉大姐。”乜晖撇撇嘴,在少年身边老实做好。
这时,又走进来一个年轻女子,正好瞧见乜晖撇嘴的动作,厉声说道::“乜庭!你又欺负我们乜晖!”乜庭满脸堆笑的迎上去:“大姐,我哪敢欺负小少爷呀。”乜映不理会他的讨好,反而问道:“你在客厅做什么?”乜庭脸上有一瞬间的慌乱,随即恢复正常:“我在等大姐呀!”沙发上坐着的小男孩突然出声:“大姐,大哥刚刚在看报纸。”乜映瞪了少年一眼,说道:“你去换身衣服,和我去桂姨家看看。”乜庭偷偷对乜晖举了举拳头,应声称是。
乜姓本就特殊,在上海,乜家更是无人不知。身为上海商业巨头之一,乜家的权势难免受人觊觎。汪芙蕖设计陷害,乜家老爷一气之下病倒,不久便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乜映和乜庭姐弟俩。这一年,乜映十七岁,乜庭不满十岁。
为了弟弟,乜映不得不撑起乜家的重担。十七岁的少女行事果敢,雷厉风行,乜家的产业竟真的起死回生。恶人总是不遗余力的兴风作浪,姐弟两个在大街上险些遭遇车祸。多亏一女子及时推开二人,而自己倒在血泊中,再也没能起来。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乜家姐弟为了报恩,将小孩收养,取名乜晖。这一年,乜映二十岁,乜庭十二岁。
而桂姨,是乜家雇用的佣人。一遇年节,乜映就会邀请家里的佣人一起过。今天是中秋,桂姨告假在家,乜映决定带着东西去看看。
车子停在贫民区。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乜庭绝不相信,上海还有这种地方。目光所及,都是低矮的、破旧的平顶房子。狭窄的街道旁,是臭气熏天的水沟。坐在路边的老人们衣衫褴褛,神情木讷。乜庭用手捂着鼻子,也抵挡不住那扑面而来的难闻味道。乜映抬手打过去,轻斥道:“没规矩。”乜庭只好将手拿开,屏着气。
乜映靠儿时的记忆,七拐八拐,来到桂姨家门前。刷着黑漆的木门关着,落了锁。乜映猜测,桂姨是临时有事,决定在门口等一会。姐姐的决定,乜庭自然是同意的。
到底是少年心性,等了片刻,乜庭有些烦躁。立在眼前的两扇木门,成为少年的消遣工具。乜庭伸手去抠门上的黑漆,那油漆显然涂了一定年头,轻揭一端,剥落一大块。乜映上前,将乜庭从门口的台阶上扯下来。乜庭没有防备,被扯得身子一晃,透过门缝,看到院子角落里似乎缩着一个孩子。为了确定不是幻觉,乜庭扒着门缝向里看。
乜映对这个长不大的弟弟很无奈,以戏虐的语气说:“乜庭啊,扒人家的门缝好玩吗?”乜庭努力去看缩在院子角落的一团,真是个孩子!“姐,姐,你快来看!那是阿诚吧。”乜映走近一看,可不是嘛。阿诚瘦弱的小身体团成一团,微微发抖,似乎是在啜泣。“乜庭,找东西把锁砸开。”乜映的一句话,乜庭万万没想到。大姐果然有魄力。
乜庭抄起墙边倚放的铁铲,朝着门锁狠狠砸下,门链应声而断。姐弟两人冲进小院,就看到墙根处的小孩。那孩子衣衫破烂,勉强遮住身体,而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是各种程度的伤口。有的青紫,有的红肿,有的几乎溃烂,有的还在流血。乜映看这伤痕累累的孩子,不禁潸然泪下:“好好的孩子,怎么给弄成这样了?”乜庭想要将孩子抱起来,却不知道怎么避开这些狰狞的伤口。孩子察觉到有人靠近,竟然不顾伤口的痛,努力往墙上贴,嘴里压着声音求饶:“妈妈,别打我了,求求你。我会干活的……”乜庭眼里含着泪,抱起意识不清的孩子,大步朝门外走,平静的声音里是无尽的愤怒:“姐,我们回家。”乜映少见的听从弟弟的安排,跟着走了出去。
回乜公馆的路上,阿诚在乜庭的怀里昏睡过去,体温不断升高。乜庭急切的催促司机,车开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乜映用手帕把阿诚的脸和手擦干净,摸着孩子瘦削的脸颊,尽力安抚昏睡时仍在哭泣的小孩。
车子在院中刚一停稳,乜庭抱着阿诚飞奔下车,推门跑到二楼自己的卧室。乜映吩咐司机去接家庭医生苏医生,还未进屋,正好撞上迎面跑过来的乜晖。“大姐,我好想你。”乜映看到抱着自己腿撒娇的小弟,心中所有的愁绪在一瞬间消散。“你这个小家伙,嘴可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