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金大师群侠传黄蓉篇 #11 第十一回 事发

Published on
Author
严微
Published on

第十一回 事发  自打林嬷嬷接管李嬷嬷监工之职后,姐妹们日子过得更加艰难,邓燕对梁冰的下场初时还有同情时日一长也想得开了,这地方不是善男信女好待的,这些待罪之人就是过的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    夏日日头毒辣再加辛苦的劳役和规矩责罚,很多军房中的配军身体受不住病倒在地,酒厂自然是不会养闲人,若是几剂草药治不好那就得抬出去送走,为了防疫是不会让她们长在酒厂的。这还是辛累尚轻的酒厂,如果是采石场、烧窑厂之流,累死病死更是比比皆是。    这期间军房内有三人积劳成疾,染病身故,黄蓉等强忍悲痛,徒增哀伤。又过了一月,又有一人到了三年配役比期,家人在牢城营衙门交了五千钱的赎金,得以赦免出狱,其他人欢喜又嫉妒。黄蓉知晓宋律,除犯十恶从属家眷外,徒、流刑可以铜赎。以流刑论,流一千五百里配役一年者,十万钱可赎;流二千里配役三年者,二十万钱可赎;流二千五百里配役五年者,四十万钱可赎;流三千里配役十年者,八十万钱可赎。    宋律虽如此,只是犯了流刑者,家产早早就被查没收缴,家人基本是拿不出钱来赎。黄蓉是被判处流二千五百里充军五年,虽然是原地刺配于襄阳逃了路途遥远之苦但在襄阳牢城营想赎买人犯更是难上加难。先不说郭靖能不能拿得出四十万钱,就说这名声而言对郭靖也是难听,要知黄蓉被充军刺配本就是平息士族门阀与江湖门派矛盾间的牺牲品。    那位配役期满的女配军,还是家人再多拿出五千钱的“人头费” ,才能释放出狱,不然也是关卡重重。    咸淳三年九月,樊城之战告急。    最近几日酒厂内气氛压抑,山雨欲来。牢城营的一位典史与一干差拨进驻酒厂,将全部配军的牌牍重新审查,将等同于身犯三条人命以上官司的女犯提出酒厂充入隶军发配樊城前线。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尤其是条件在模棱两可间的女犯更是如坐针毡,生怕被充到前线当战争的牺牲品。    这天早诫时没有安排集体上工,而是由监工嬷嬷按照名单提人出来,邓燕军房中被选出了五人,走出门时甚至有人腿脚发软。黄蓉在队伍中心说真是人不可貌相,这几位姐妹朝夕相处间根本看不出来。晚上就寝时邓燕告诉她,一位平日里外表柔柔弱弱的女配军却是在谋财害命的黑店里打下手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这牢城营里除了少部分像宋引章这种被陷害入狱绝大部分都是真正的作奸犯科之人。    第二日许是因为昨日未查足人头,典史又将充军线降为等同于两条人命官司,这次又查处了近三百人,并将这些女配军通通铐上枷锁带走。人群中有女犯嘶声力竭喊着∶“我们这些女流之辈充入前线有什么用!我们日日劳役还不够么!”    典史冷笑道∶“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杀不了蒙古鞑子,砍柴煮饭医护这些你们难道不能干么?上官给你们为国出力的机会还不珍惜,真不知廉耻。给我打这几个叫唤得欢的。”    几名差拨立时得令,抡起鞭子狠狠抽在女犯背上、臀上,几个女犯厉声惨叫浑身痉挛,大呼饶命。黄蓉在人群中微蹙眉头,实在有心无力。其余侥幸没被点名的配军们更是不寒而栗,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被典史注意到抓去前线。    蒋传芳也在一旁监工,典史突然唤她过来,道∶“蒋司使,我此行行事顺利,倒是仰仗你配合之功啊。” 蒋传芳连忙道∶“崔大人言重了,这都是属下应尽之职。” 原来这位典史正是在牢城营女牢中劝服黄蓉的崔皓。崔皓道∶“既然这样,司使就送佛送到西,再从酒厂嬷嬷里选出四十人随军前去樊城,明早就出发,应是不难罢。”    蒋传芳吓了一跳,这樊城现下已是四战之地,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连小鬼都不敢染足。于是悄声对典史说道∶“崔大人,这安抚使令只要求我酒厂出配军五百押往前线,这两日来也已足数了……”    “欸,司使此言差矣。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