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锦歌传 1 锦歌传(1)东京秘闻录

Published on
Author
清尘
Published on

宋宣和七年,金国灭掉辽国,同年,以昔日宋庇护金国叛将张觉为名,挥师伐宋。宋朝皇帝赵佶见势危,传地位于太子赵桓。汴梁城中,宋淮南侯、宣威将军姜枫正乘着一辆大气的马车,从皇宫内回府。姜枫在摇晃的马车中眯着眼,紧皱着眉头,尝试平复心情。刚才,他在朝议时向大宋刚受禅没几天的官家上奏,绝不可割地求和,应全力抗争,才得以保住大宋社稷。可竟有许多奸贼即刻就跳了出来,反驳姜枫这是不顾天下万民,劝谏官家应当以大局为重,保全万民之安危。姜枫并不觉得,朝堂上能出现如此多不懂唇亡齿寒道理的蠢物;他知道,现在朝堂上的净是些只知道保全自己荣华富贵的奸佞们。可偏偏,官家却被这些奸佞们蒙蔽,果断决定要割地赔款以求宋金和平!在姜枫力争无果后,他还在朝堂上破口大骂了群臣,甚至言语中有些许指责皇帝的意思。姜枫思索着如何挽狂澜于既倒,马车已到了淮南侯府。这淮南侯,并非是他自己挣下的。姜枫的曾祖父曾为大宋宰相,在内天下大治,在外兴兵伐辽,被封为淮南侯。至此四代姜家人,辅佐了四代大宋天子。姜枫的父亲是个将军,却不幸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母亲听闻此噩耗也悲痛离世,只留下十余岁的姜枫,还有襁褓中的妹妹姜锦歌。对于这个唯一的亲人,姜枫疼爱万分,却并不溺爱。姜锦歌自幼就受到哥哥的教导,很早便知书达礼;并非她聪慧懂事,只是哥哥对她十分严厉,要是书背不下来,那可是要挨哥哥的板子的。但姜枫在百忙之中,总会带着妹妹在繁华的汴京城中游玩,给她买最爱吃的点心。故此,姜锦歌也十分亲近姜枫。打开门,走入内庭,姜锦歌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哥哥。”姜锦歌身着一套淡黄色衣裙,微微欠身。“锦歌,在家中可有好好读书?”“是,锦歌今天上午已经背了十多首诗了呢,要背给哥哥听吗?”十二岁的姜锦歌脸上略有些得体的微笑,但仪态举止仍十分得体,若是稍长大些,就已可为贤妻良母了。“不必了。”姜枫回到家中后,变得温柔了许多,浅笑着看着妹妹;姜锦歌见哥哥笑了,也露出一个俏皮甜美的笑容。“哥哥,我做了你最爱的东坡肉!我们快去吃饭吧!”“好!”两人坐上了桌,今天的午餐很丰盛,香气扑鼻让姜枫的心情又好了不少。而那姜枫最爱的东坡肉,他还没来得及动筷,就被姜锦歌夹了两块。看着大口吃肉的妹妹,姜枫心情复杂。“锦歌啊...”“嗯?”姜锦歌扒拉着饭,抬头看再次满脸愁容的姜枫。“今日...哥哥又害你受苦了。”姜锦歌也犯下了碗筷,低下头,脸上满是委屈与害怕。再抬起头来,她已再次挂上了笑脸。“没事的!锦歌总要为哥哥做些什么的嘛!”然后又继续扒起饭来,只是在嚼那块东坡肉时,有一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脸颊上滑落,急忙用衣襟擦去。“说了多少次了,不准用袖子擦嘴!”姜枫自然是看到了这让他无比心疼的一幕,但选择用打趣的说法来缓解气氛。“扑哧!”姜锦歌笑了出来,看着哥哥。不就是挨顿打嘛!为了哥哥,自己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兄妹俩的交谈,是因大宋的一条规矩而起。太祖皇帝开创大业时,为了拉拢天下士子,立了条“刑不上士大夫”的工具,是以姜枫能够如今天这般喧哗朝堂而不受责罚。可从太祖至当今圣上,大宋已有了九位天子。在这数百年间,有无数士人想要博取忠烈直臣的美名,甚至有人指着官家当面大骂,而皇帝们对此无可奈何。对此,皇室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罚不了士大夫,还罚不了他的家人?所以,如果有人像姜枫这样惹恼了皇帝的,那么事后,后宫必会派人来到他府上,以教导之名狠狠地责罚其女眷。姜枫向来直言敢谏,所以自姜锦歌8岁以来,没少挨过后宫的板子。兄妹俩吃完了饭,默契地来到了前厅。果然,几个宦官和宫女不一会儿就敲开了淮南侯府的门。“不知内官此来何事?”姜枫站起身,冷眼看着领头的那个老阉人,大家都称他李公公。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