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 Published on
古风,欢脱轻松向。
标题起的那么文艺然而……………
内容设定有雷,措辞不当,慎之。
脑洞来自于一篇不知名的小短漫,若有雷同……可能不是巧合。
一楼敬度娘,配图与文没有任何关系。
固有领土。
Ummm理科生文笔不好请多多见谅。
因为还有一个未完结的帖子所以说不定两个帖子都更得非常龟速……求不喷x
第一章
平文王府内张灯结彩,酒席不断。
闻锦安静地坐于床榻,红衣曳地长发如瀑,斗篷披身搭在榻上,本该遮住大半张脸颊的宽大兜帽垂在身后,露出精致的容颜。一双桃花眼无波无澜,唇瓣微抿,反常地一丝笑意也没有。绯红的嫁衣上绣着九尾凤凰,斗篷面上金线绣成的并蒂莲针脚细腻,显然是皇家专用绣坊的作品。房内的其他人全部被他遣走,人藏在广袖中的手紧紧攥成拳,最后却轻声一笑,蓦地让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几成。平文王迎娶正妃,却从接亲一直到拜堂都不见人影,留他一人被宾客笑话。闻锦的笑又深了几分,脱下斗篷铺开被褥把一床的桂圆花生遮住,价值连城的嫁衣也被他随意压在身下。闻锦闭上眼睛,就这样沉沉睡去。
而同样张灯结彩迎来喜事的将军府内,新嫁府中的将军夫人苏清远只是温和一笑,把自己锁在了屋子里。同他从小到大的玩伴闻锦不同,苏清远仿佛一块温润的羊脂玉,眉目如画舒朗俊秀。他把红色长袍脱下,只着一身里衣,将满床的桂圆红枣花生拂到地面,铺开被褥径直翻身上床闭目休息。他本来就是个身体虚弱的人,折腾了一天实在是有些力竭——而且大婚当天夫君本人不知道跑哪里去的这种事情,着实是令他不舒服。
坊间都说,长公主沈未晞的幼子闻锦和定远侯苏清衡唯一的弟弟苏清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未曾想皇上一道圣旨,将闻锦指给其弟沈瑜瑾作平文王正妃,而苏清远则成了靖威将军林骁的夫人。更没有人想过,沈瑜瑾和林骁竟会在大婚之日缺席,一时间,闻锦和苏清远成了整个京都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年后。
苏清远坐在茶楼雅间内温和一笑,捏着白子放在棋盘上堵住闻锦即将包抄的棋子的一个活眼。他轻轻地叩着棋盘,桌面茶香袅袅,是他习惯的龙井雨前味道。闻锦捏着黑棋的手指一顿,从刚才便盯上的位置绕了个弯,毫不示弱地与苏清远针锋相对。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出声。
“ 我欲同林将军和离。
“ 我要和平文王和离。
语毕,二人相视一笑,将手中棋子丢进盅内。
第一章
先扔存货,目测是个短中篇。
第二章
沈瑜瑾回平文王府时,全府上下连大气都不敢出。当管家颤巍巍地将书信递到他手中时,周围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颤了颤,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沈瑜瑾见状沉默片刻,做足了心理准备后才撕开封口取出信笺。和离书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内容一板一眼显然是闻锦从哪里抄来的,生生破坏了他行楷的风流意蕴。沈瑜瑾沉着脸看到最后,将信笺攥进拳中,却发现有一张小纸条掉了出来。管家颤抖着手把纸条呈给沈瑜瑾,只简单扫一眼,沈瑜瑾的眉头便紧紧皱起,额角的青筋颤了颤。
纸条上写着一首打油诗,板正的书写暴露出那人深厚的书法功底,词句简单甚至草率,却满是添油加醋的讽刺和刻毒。沈瑜瑾几乎都能想到闻锦在写这首诗时扬着眉毛得意轻笑的模样,那双桃花眼一定是和往日他看见自己时一样,含着深深的戏谑和冰凉。
“ 君乃铮铮男儿郎,不如远驻戍边疆。战事频繁君为将,终日不识平文王。并蒂芙蓉本自双,姬妾成群暖君房。闻锦苦意满胸腔,君既不举自枉然。
纸条被沈瑜瑾狠狠捏在手心,他咬着牙往闻锦的景岚院走去,俊朗的脸庞几乎被怒火烧得扭曲。他是常年与林骁在外征战,但近几年边疆也频频传来捷报,这几日回京与帝共商西邦小国派使者前来以示臣服之事毕,终于有空回府,还特意打听了闻锦的喜好,给他带了一罐武夷山大红袍和两柄上好的玉如意。
他承认,成亲当日赶赴沙场是他的错,这一年来只回府三两次也确实是他不对,但这不代表闻锦就能如此讽他。
姬妾成群?这明明是皇上赐的美人他不好推脱,除此之外他从未纳过任何妾室,何况闻锦也从来就没让那群美人讨到便宜。不举?这更是笑话,明明他每次回府前都四处搜罗闻锦喜欢的东西然后到景岚院去探望他,而闻锦每次都只是把礼物拿走,然后把他拒之门外!
沈瑜瑾实在是不明白,闻锦的脑回路究竟是有多清奇,才会做出这种事?
当他一脚踹开闻锦卧房的门时,里面空无一人。管家哭丧着脸站在沈瑜瑾身后,直到看见沈瑜瑾脸色恢复如常不再怒气冲天而是继续放冷气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出声。
“ 王爷,王妃他一早就出门了。
而此时,靖威将军府的情景也没比平文王府好到哪里去。
林骁沉着脸看向空荡荡的卧房,苏清远在桌上留下的一封和离书十分醒目,内容与闻锦强行一板一眼的模式大相径庭。苏清远的字迹清秀工整且惯用魏碑,仿佛只是像在询问寻常琐事一般,同他的性格,他的名字一样,清清淡淡却惊世骇俗。
“ ……君实乃朽木也……清远体谅君身有隐疾,自愿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