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风月鉴(MF主,也有一段FM)

Published on
Author
0
Published on
  • MFAI分类可能有误

和无日森林里的《打龙鞭》是一个系列的文,在时间线上,可以看做《打龙鞭》的后续(不是平行世界的关系!)。虽然这篇里也有一些比较重口未成年慎入的情节,但是作者的构思很正直,正经情节的比例也比较高,希望可以不挪进无日森林里,谢谢~

文章的创作思路,是用言情影射政治,用情爱关系影射君臣关系――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的一对本体与喻体。所以,我就想尝试一下,用小说的形式,以一系列象征性的情节,去再现这种比喻。这是这篇文章最初的创作动机。

这篇是楼主比较得意的一篇练习作品,尝试了一种新的风格。所以写的时候,几乎每段话都要翻来覆去读几遍,推敲句子的节奏和表达效果。

全文一共六章,已经写了四万多字,再有两万多字就完结了,虽然更新不定期,但LZ保证不会弃。

求评求回复,勿转勿外传,谢谢合作。

目录

第一章 情罪

第二章 情迷

第三章 情孽

第四章 情欲(未完)

第五章 情痴(待写)

第六章 情灭(待写)

警示:

★和上次那篇是一个系列的文,女皇设定(大概不能算女尊吧),妹子可以做官。

★天雷文,特别雷,真的特别雷。

★情节无比智障脑残,yi/nhuis/eqing。为什么明知是篇智障文还要写呢?因为楼主的恶趣味控制不住。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真的没有原型,请勿猜测,如被雷死,后果自负。

★绝对禁转禁外传,谢谢合作。

一 情罪

天子一怒,朝堂震怖。

肃穆的大殿里,一个须发半白的老者伏跪在阶下,华贵的袍服拖曳在红砖上。他以首触地,不敢目视天颜,更不敢置辩。谁能想到,这便是权倾朝野、军功卓著的太傅兼大司马阮熙呢?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人物,在皇权的威仪之下,也不得不尊严扫地。于是身后文武无不垂首,默默侍立,不敢则声。

年轻的女皇高高在上,面无表情地俯视着这位诚惶诚恐的国之栋梁、三代老臣。她纤眉微挑,缓缓启唇,冠冕上的珠玉摇动,清响连绵:“太傅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顾不上管教儿女。那朕便替太傅管教管教,太傅可有异议?”

阮熙叩首道:“臣不敢。”

“那就好。”女皇淡淡一笑,优雅地抬手,示意宣旨的内监,“念吧。”

内监捧着写好的诏书,走到阶前,展开绢帛,扯开尖细的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唐虞之世,先王之纪,载诗以言志,用乐以正俗,故教化浃洽,民用和睦。况今社稷安镇,国祚隆长,未及末世,何以朝野上下,市井内外,流布靡靡之声,雅章渐改,民风不古?盖数栋梁之后,股肱子孙,频频召会名流文士,秉父祖之势,窃‘雅会’之名,兴徐庾之体,发郑卫之乐。男女共席,会饮达旦,集众宣淫,纲纪败坏,可想而知矣。诸高门子弟,忘圣人之教,不识其耻,争竞相效,毁风移俗,由此而起也。自古国运之变,生于肘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可不防。防微杜渐,天子之责,不可不为。故免为首者主簿阮诗主簿职,立送有司杖责二十,还家思过;免为首者长平侯、秘书郎夏初秘书郎职,减爵五百户,闭门思过。以儆效尤。望众卿体朕苦心,约束子侄,反躬自省。钦此。”

众臣一齐下拜:“臣等遵旨。”

“老爷。”宫门外,众家仆服侍着阮熙上了轿。这些灵透的仆人们像往常一样,一散朝,就从相熟的内监那里打听到了朝堂上的消息,抄了皇帝的诏书,好往家中报信。只是今日消息糟糕,诸人脸上都不免挂着两分尴尬无措的神情。只有阮熙神色不变,从容落座,一抬眼,看见管家仍战战兢兢地立在挑起的轿帘外,便打发他回去:“你回家报信去罢。”

管家苦着脸,小心翼翼地问道:“老爷,小的……要怎么说……”

“照实说――怎么,你没打听清楚么?”

“都听明白了。”管家连连摇头。

“那你去吧。一会廷尉府上门拿人,让诗儿早作准备。”阮熙淡淡道。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