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书律影

SP的人文学科及文史研究集 #2 驳“打屁股综论”(补档)

Published on
Author
enzz
Published on

1. 打屁股的好与坏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打屁股很明显会影响认知。Bandura的Bobo Doll研究就表明,如果儿童观察到了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他们也会予以学习父母对孩子的体罚显然为孩子做出了一个使用武力达到预期目的的榜样,当孩子看到父母的攻击有效地达到了目标的时候,孩子就更有可能长期模仿这种攻击行为,且,体罚在立即阻止行为方面越成功,孩子将来就越有可能通过自己使用暴力行为(体罚他人)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被父母打(从而身体受到伤害)的孩子会发展出一种对他人怀有敌意的归因倾向,这反过来会增加他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不当的可能性。从归因的角度来看,由于体罚使用的是身体力量,父母对体罚的使用构成了一个外部来源,孩子可以将其归咎于体罚的威慑,因而,部分孩子,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就没有理由表现得体。Gershoff对2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体罚越多,孩子的攻击性越强。研究还表明,体罚实施得越频繁或越严厉,与反社会行为的关联就越强烈

2. 强烈的生理刺激作者在原文中论述“打屁股通常伴随着身体上的疼痛感觉,这种生理刺激可以在孩子的大脑中引起强烈的反应。这种生理刺激能够迅速捕捉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强烈的记忆和印象,从而帮助他们明确错误行为的后果”,并提出生理刺激可以加深记忆,这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正面的存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良童年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APA对ACEs的定义如下:“ACEs have included physical, sexual and emotional abus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neglect; exposure to adult incarceration, mental illness, substance abuse or violence in the household…”“不良童年经历包括身体、性与精神上的虐待;身体和情感上的忽视;监禁、精神疾病、药物滥用或家庭暴力……”显然,打屁股本身就是一种性、身体上的虐待,在家庭背景下发生的打屁股本身就是家庭暴力的一部分。McCrory et al.已经证明了不良童年经历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在fMRI下观察拥有ACEs的儿童面对愤怒表情的脑部活动时,其杏仁核活动更加频繁,杏仁核又与情绪化行为相关,拥有ACEs的儿童将难以做出理智判断,更容易做出情绪化非理智的选择,因而,所谓帮助教育儿童并加深记忆的“生理刺激”实则百害无一利。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