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乡下考证
- Published on
- Author
- 405993260
- Published on
有些网友问我,鞭子教育真有效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些家教比较严的,往往长大了都比较有出息,少数几个被父母溺爱少被打过的孩子(没有被打过屁股的没听说过),往往长大都没有什么出息,我就是少被打的中间的一例,是少鞭打没有出息的反面教材。至于多读几年书,因为父母是读书人,子承父业罢了,不算什么 ,不能以上学来论成败,回家瞧瞧小伙伴们都发了,成功者比比皆是,鞭子的功劳啊,我爷爷奶奶是农民,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他们的儿子能上大学,那是他们教育有方。我则是失败的,对我自己而言是,对父母而言也是。我家兄妹上学并不被乡亲称颂,我邻居父母两个农民,却3个儿子,一个研究生,一个本科生,一个专科生,关键是现在都发了,能不被乡亲称颂?大家都说他们的孩子是被竹鞭子打出来的。这是真的,平均每天他们家里都要传出鞭子声音,三兄弟轮流上菜,父母轮流操鞭。不出门我童年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愉快节目就是他一家子演的。他父亲的观点是宁可错打一千,不可漏打一鞭,有点象《霸王别姬》电影里的那个老师,做错了要打,让你记得错了,对了也要打,让你记得为什么是对的。比如小学时候,规定离100分差多少,就打多少鞭,你说他家三孩子领了通知书不够他们父母忙吗?好在那时一学期只考一次,象现在每周都考,那屁股就承受不了,上中学了,还这样算,孩子也觉得屈,因为第一名也考不了门门百分啊,两个农民夫妇在大家解释了很久才弄明白这个简单道理。于是就改成离第一名差多少,每差一个名次十鞭。竹鞭容易干,没有弹性,他家每周都新做。他家用的太频繁,每次用黄荆条是用不起的,没有这么多。他们堂屋正墙中央挂的是伟大领袖***和英明领袖华主席像,原来放祖先牌位的地方就供奉着两根竹鞭,两边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他们确实天天向上,天天都要躺在凳子撅起光屁股向上挨鞭。 别人家的父母教育孩子时一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他们家两个都是黑脸。他们父母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他父亲经常外出维修挣钱,可她母亲照样保持打击力度,多年下来,右手臂力也练出来了,扳手腕一般妇女都不是她的对手。不管怎么说,他们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志气,打出了一个新世界,现在尽管是独身子女时代,由于他们家成功的经验,使得年轻父母们依然对下代重复上代的鞭打故事。